论毕飞宇小说的“民间性”叙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坛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文学界对其小说作品的评判可谓是赞口不绝。但是纵览诸多学者对毕飞宇的论述,便可发现学者们对其小说作品中一个贯穿而隐秘的闪光点“民间性”叙事却鲜少有综合性评述。本文则在反思和总结陈思和教授的“民间”概念之上,结合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时代大背景,注入中国当代民间社会的生活气息,提出了“民间性”这一概念,即指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同于政治形态下的宏大叙事,知识分子真正从民间立场出发,将自己置身于民间之中,具有反映中国当代民间社会最广泛、最基本的真实生活面貌,且笔触直指中国当代民间大众最日常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对中国当代民间进行文学还原的自由自在而又藏污纳垢的文学特质。本文在第一章中论述了毕飞宇小说作品中对中国民间社会世俗化生活的文学还原,指出毕飞宇的小说作品在时间概念上有对历史和当下的共同书写,在空间概念上实现了城乡二元互照的写作模式,真正实现了泛化而全面的中国民间社会描摹。第二章中阐述了毕飞宇小说作品中对中国民众人性的剖析和批判,其小说作品中对人性中的扭曲欲望、低温人际、疼痛尊严的挖掘可谓是力透纸背。第三章中则彰显了毕飞宇的叙事技巧,无论是叙事语言的日常化与反讽化,还是叙事视角上“第二”人称和儿童视角的巧妙运用,都达到了其切合民间的“以轻取重”的叙事目的,同时追溯了毕飞宇的记忆图卷,指明毕飞宇的“民间性”叙事的根源在于其浸染在中国最广大民间社会的成长经验,并浅显地指出了毕飞宇的“民间性”叙事的突破所在。毕飞宇的小说作品与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相关,通过阅读他的作品可以窥视到中国城市、乡村的历史与当下的民间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毕飞宇的作品中还呈现出对中国民间社会的国民性批判,犀利而准确地指出中国民间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弊端和人性上的苦闷与低温,在发人警醒的同时又在行文中蕴藏着脉脉温情,体现了他厚重的人文主义情怀和文学作家责任意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
杆-梁结构和梁-梁结构都是典型的组合结构.用间接模态叠加法分析杆-Timoshenko梁之间以及两根Timoshenko梁之间的碰撞问题.在间接模态叠加法中,首先分别独立求得杆和梁的固有
林语堂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对儒道佛都有不浅的研究。他最为推崇道家,对于人生的看法也往往与道家一致,着力从道家角度思考。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以英文文本形式创作,通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内的神经外科俯卧位患者55例展开研究,照模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和观察组
韩礼德认为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方式是情态,并且将情态分为认知情态和责任情态。大多数学者将自己的研究着眼于认知情态,而责任型情态的研究属于新领域,目前学者对责任情态的
四川德昌傈僳族属于氐羌部落的一支。其祖先相传是从青藏高原上逐步迁徙下来的,后又迁徙到四川盆地,最先居住在岷江流域,后来逐渐迁徙到川西的安宁河和雅砻江流域。明清时期,
诗话,以其独有的“记事”和“闲谈”特色,成为宋代诗人在唐代诗歌发展到顶峰后的又一精神寄托。而刘攽的《中山诗话》,作为与欧阳修《六一诗话》、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并称
2010年以来,兰州市七里河区国税局小西湖税务分局坚持在实践中弘扬以“敬业、效率、荣誉”为核心的甘肃国税精神,紧扣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两项核心业务,瞄准省国税局提出的“提质
报纸
本文研究对象是1960年代初期,《达吉和她的父亲》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引发的大规模的文学争鸣。本文试图对小说和电影的创作过程、文学论争的始末进行回顾,对其中涉及到的文
目的建立赤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赤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