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xp40蛋白是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产生的一种具有血腔注射杀虫活性的毒素,编码该毒素的txp40基因广泛存在于多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中,具有很强的保守性。为了明确该毒素的杀虫机理及其在共生菌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索其开发应用的潜力,本实验以X. nematophila HB310菌株为材料,首先通过盐析和非变性凝胶电泳native-PAGE方法以及原核表达的方法获得此蛋白,然后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寻找其作用靶标。实验结果如下。1.利用85%饱和硫酸铵盐析的方法获得X. nematophila HB310菌液细胞内总蛋白,然后通过制备型非变性电泳8%native-PAGE方法从中分离纯化Txp40蛋白,回收的蛋白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的蛋白为单一的约40KDa蛋白条带,将其注射5龄大蜡螟幼虫,致死迅速,虫体头胸部黑化。回收蛋白与Txp40抗体进行点杂交检测,出现阳性反应。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回收的蛋白为具有杀虫活性的Txp40蛋白毒素。2.为了得到大量的的Txp40蛋白,从X. nematophila HB310中克隆了txp40基因,构建了pET28a-txp40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42kD左右的蛋白,和预测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一致。对目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ing鉴定,证实诱导表达的42kD蛋白为Txp40蛋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重组Txp40蛋白对大蜡螟幼虫具有血腔注射活性。3.为了解Txp40蛋白的杀虫机理,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Txp40蛋白在大蜡螟幼虫体内的靶标互作蛋白,首现提取大蜡螟5龄幼虫的总蛋白,利用Pierce Co-Immunoprecipitation试剂盒与Txp40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将洗脱下来的特异性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进行检测,获得分子量分别在200kDa、100kDa、60kDa、40kDa、35kDa处的5个蛋白条带,将这5个蛋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AS)进行鉴定,初步确定了其中两种蛋白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和半胱氨酸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