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是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区域,具有马铃薯种植的历史和习惯,但是生产管理水平仍较粗放,迫切需要应用优良品种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以提高马铃薯的单产水平。本研究选用马铃薯鲜食新品种东农311和东农312,通过在不同密度和氮钾肥处理下对其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以明确各品种合理的群体密度和适宜的氮、钾素营养水平,建立合理优化的群体结构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农311和东农312的叶面积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密度在5000株/667m2时,东农311和东农312的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光合特性在不同因子作用下反应不同。本试验氮处理下东农311和东农312的SPAD值差异显著,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A2处理下供试品种的SPAD值达到峰值;东农311净光合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A2处理下东农311的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密度和钾处理下东农311的SPAD值和气孔导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B2和C2处理下东农311的SPAD值和气孔导度达到峰值。(2)东农311和东农312的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在A1处理下淀粉含量最高。东农311和东农312蛋白质含量随着氮素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A2处理下蛋白质含量达到峰值。随着施钾量的增多东农311和东农312的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在B3处理下淀粉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B2处理下蛋白质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最高。(3)氮素处理对东农312的产量影响极显著。钾素对东农311的产量影响显著;对东农312的产量和商品薯率影响均显著。随着施氮量和施钾量的增多,东农312的产量也随之增多,随着施钾量的增多东农311的产量和东农312的商品薯率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东农312的利润受氮素成本影响极显著。东农311产量高,商品薯率大,生产利润高的最优组合是A1B1C1,即每667m2施氮5kg,施钾7.5kg,种植密度3400株;东农312产量高,商品薯率大,生产利润高的最优组合是A3B2C1,即每667m2施氮15kg,施钾12.5kg,种植密度34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