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报》(1872—1949)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创刊于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新生旧亡的夹缝中生存,不触及封建制度的弊端下,发展、介绍新思想和新文化。从《申报》所载散文的内容上,可以清晰的了解清朝末年新思想在中国的产生,封建制度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文学在社会动荡时体现的社会价值。本文分三个部分对《申报》散文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申报》产生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申报》办报的历史条件和办报理念;了解《申报》不同时期的主笔,以及他们的文学思想,能够窥见《申报》的散文选材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申报》散文奠定基础。其次,从《申报》散文中论说文、应用文、记叙文三个方面来研究《申报》散文的特点,以及传统的文学样式在特殊的文学载体——报刊上的异同。最后,通过对《申报》散文研究,从《申报》这一特殊载体,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出《申报》散文虽然沿用传统的古典文学样式,但在语言和内容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推而广之,通过《申报》散文的传播内容,能够把握晚清文学经世致用和革新求实的思想。《申报》作为报章文学的代表,通过对其散文的研究,能够清楚的勾勒出他与之前的文学在思想性、文学性、社会功用上的不同。在传播速度、接受范围、语言发展上的明显优势。这是报章文学巨大的特点和优势,从谭嗣同提出“报章体”至今,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研究范围仅仅局限在“报章”上,也就是说对于报章体的研究,大都没有超出对其语言上的研究,而这一点其实质是从梁启超的“新文体”这一角度进行研究的,简言之,语言只能是报章体的一个方面。把报章体的语言以及报章体文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尚属先例。本文以《申报》为研究报章文学的切入点,研究《申报》散文的同时透视报章体的特点以及影响。晚清文学是近代文学的过渡阶段,近代文学的成功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艰难的蜕变过程,过渡阶段的晚清文学研究,可以为研究近代文学奠定基础。《申报》作为这个时期的文学研究对象之一,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为止,对《申报》的研究仅仅局限在新闻学、《申报》所刊登的广告、《申报》所体现的女性地位、《申报》文艺副刊的连载小说研究上,对《申报》正刊的散文研究在学界尚属空白,研究《申报》文献价值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