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广州社会工作借鉴邻近的香港新加坡经验,探索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的项目式政府购买服务。从2010年开始的20条街道试点到2012年底,150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已经覆盖广州市所有街道,居民在街道内就能享受到社工服务。这成为了国内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广州经验”。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及个案访谈法,研究以广州市黄埔区C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的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从“嵌入——融入——共生”的发展路径。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嵌入阶段,侧重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社工、服务平台等基本要素在社区层面的嵌入,并探索与原有社区服务单元合作关系的建立,呈现服务供给主体多样性、社工职业性及合作方式规范性特征。在融入阶段,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关注社工个体融入机构、专业元素融入服务、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融入社区,笔者分析发现融入阶段呈现专业性、主体性及认同性特征。随着专业服务深化及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笔者预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步入共生阶段的主体及趋势,提出共生阶段系统发展的三个目标。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一种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需要厘清自身在社区服务系统中的角色定位,把握在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原则,探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其他地区普及的可能性及本土化发展特征。针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这一服务模式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发展性建议,包括在专业服务质量层面需加强社工专业素质培养,在服务普及化上加强宣传促进社会认知度提升,在机构可持续性发展上鼓励社工机构创建社会服务品牌展,在行业发展层面倡导完善制度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广州市在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一种探索,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众多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一发展过程探索,将为国内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