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街巷空间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们生活交流的基本场所。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城市的区域特色逐渐趋于同一性,传统街巷空间更是面临着历史文脉断裂、文化内涵丧失等诸多难题。本文是以人的行为活动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人在街巷空间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探索能够体现传统街巷空间特色的系统的设计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街巷空间中,通过分析街巷空间中“物”的构成,例如公共艺术小品、城市家具等视觉元素,用公共艺术设计手法介入传统街巷,还原空间场所中“事件”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传统街巷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营造策略。在城市快速扩张改造的过程中,城市建设者虽然对公共艺术的美化功能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仍旧忽略了公共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公共艺术并不是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是依托于特定的空间和场所而存在,不同区域的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都对公共艺术最终的呈现形态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如何通过公共艺术的设计手段,重新营造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传统街巷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总共分为五章。首先以公共艺术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引入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理论为支撑。其次针对传统街巷的形态分类、物质构成等客观要素,同时对比分析国内外街巷空间公共艺术的现状,厘清我国当前街巷空间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公共艺术设计手法,以此更好地营造具有特色氛围的街巷空间。最后实地调研分析能够代表杭州特点的大井巷,汇总调研现状,从案例分析中提取可借鉴的设计手法,为杭州传统街巷空间的发展总结出具有参考性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