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裂到整合——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形象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1962年,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问世,这部小说因其在结构上的创新和对五十年代英国社会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状况的反映而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并奠定了莱辛在当代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金色笔记》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五本笔记分别记述了主人公安娜的各个不同侧面。其中四本分裂的笔记分别讲述安娜自我的分裂,包括黑、红、黄、蓝,而最后的金色笔记讲述安娜自我的整合。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梦的理论和荣格的阿尼姆斯概念对女主人公安娜从自我分裂、崩溃到重归完整人格的心路历程进行解析。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共分四章。 引言部分概括莱辛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对《金色笔记》的中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地回顾,并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角度及研究意义。第一章概述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理论。 第二章具体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详细分析了四本分裂的笔记本中安娜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视时间、道德和外部力量,遵照“快乐原则”来获得满足的本能冲动,黑色笔记记录了安娜的本我;自我是人格中受到外部世界影响制约的部分,它试图协调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三者的要求,并且努力使“现实原则”取代“快乐原则”,安娜的黄色笔记实际上是一本小说,她创作了她的另一个自我,想要以此来认清她自己分裂的自我;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这里记录了她真正的自我;超我保持着父亲般的性格,并以良心或无意识的罪恶感形式严厉地行使对道德的稽查作用,红色笔记记录了安娜的自我与超我的抗争。 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梦的理论分析了安娜的梦境。梦在安娜的精神分裂和整合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梦分为焦虑恐惧的噩梦和自我拯救的梦,她的精神状况都能够通过梦境表现出来,梦是安娜精神状况的象征,通过分析安娜的梦境,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娜精神崩溃和整合的心理轨迹。 第四章运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灵魂型”原型阿尼姆斯分析了在安娜最终的精神整合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索尔。在索尔身上,安娜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索尔是安娜的阿尼姆斯。在索尔的引导下,安娜逐步摆脱了写作障碍,从一种灰心绝望的情绪中逐渐走了出来,对世界开始以一种乐观的眼光去认识。安娜潜意识里逐渐在接受这一观念:世界存在毁灭的绝望,但同样存在新生的希望。 总之,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金色笔记》。通过对安娜分裂的人格、梦境、以及使安娜精神得到整合的关键人物索尔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探讨了个人在分崩离析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心理上的完整,如何理解个人本质与人生意义的问题。
其他文献
威廉·福克纳一再强调他的写作目的是“写人”,是为了写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自我之间的冲突。他关心人的个人价值,强调人的道德的完整。福克纳借用《我弥
本文通过系统的实例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的语篇结构、句法及选词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关于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影响的研究至今还比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和理论高度。一方面
本文对英语和汉语的中动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和对比,分析了中动结构的特征和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结构各自的限制条件,找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还根据对比分析假设,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