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一直以来就是各个阶层的国民进行社会纵向流动的阶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已基本达到99%,义务后教育也在不断加强。但我国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河南、安徽等人口大省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近些年来,随着人口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流出地的教育出现“空巢”化的迹象,这无疑是对人口流出地贫瘠的教育状况雪上加霜。本文主要以人口流出地的高中升学率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人口流动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做了简要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我国的人口流动现状和高中教育发展现状做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为建立理论模型提供现实依据;其次,从理论角度建立人口流动对高中教育发展的的影响机制,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再次,本文选取适当的指标,本文运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人口流出、流入地的高中教育升学率进行分析,进而利用Amos软件构建人口流动对高中教育升学率影响的路径,并通过分析得出其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接着借鉴时间序列中“滞后期”的概念,分析了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当期和延期滞后影响;最后,针对文章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根据文章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北等5个中部省份为我国人口输出的主要区域,占了全国约一半的份额(48%),西部地区的人口输出现象相对缓和。(2)总体来看,我国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不断提高,人口流出地的升学率状况显得不容乐观。(3)通过生均支出的洛伦兹曲线得出,相比于2005年,2010年教育地区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流入地的升学率显著高于中间地和流出地,但中间地与流出地高中升学率并没有显著差异;由协方差分析可知,经济社会指数对升学率影响显著,在消除经济社会的影响之后,流入地与流出地的高中入学率的差异不再显著。(5)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人口的流动对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因素具有较强负向作用,而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初中升高中升学率。(6)人口流动降低了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且这种影响从2005年到2010年是增强的。而且,人口流动因素对初中升高中升学率的负影响主要是借助经济社会因素而产生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