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整理并挖掘米子良教授诊治胃痞的用药规律,以期能总结、传承米子良教授诊疗胃痞的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其能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方法:对米子良教授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治疗的胃痞医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收集好的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胃痞数据库。使用平台内置的统计学算法对医案中患者年龄、性别、症状、舌脉、西医疾病等信息的统计分析,找出胃痞的基本发病规律;通过平台内置的统计学算法对医案中每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米子良教授诊治胃痞的用药规律。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652个胃痞医案,通过分析基本资料发现,胃痞患者40岁~69岁年龄段患者占总人数的66.10%。女性患者占总人数的58.44%。胃痞患者出现的症状频次大于200次的症状有胃胀满、纳呆、大便溏、反酸烧心、乏力、嗳气、胃凉、不寐、呃逆、嘈杂、恶心呕吐、口苦。患者舌象分析发现,舌象以淡红舌、薄白苔为主,而且舌形多发生改变,以舌正中沟深裂纹或舌正中沟出现深度凹陷最为突出。脉象分析发现,以相兼脉为主,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脉沉细、脉弦细、脉细数、脉沉缓、脉弦滑。脉象特点以右关部异常为主要表现。在证型分布上以脾胃虚弱证为主,寒热错杂证次之,兼有胃阴不足等其他证型。本次研究涉及到的中药有177味,使用频次大于100次的中药有34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焦三仙、厚朴、半夏、旋覆花、太子参、煅瓦楞子、白术、茯苓、陈皮、鸡内金等。按照药物的性味归经划分,在“四气”方面,以温性、平性药物所占比例最多。在“五味”方面,药物以苦、辛、甘三种为主。在“归经”方面,脾、胃、肺、肝四经频次最高。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米子良教授治疗胃痞的26组核心组合,例如半夏—厚朴—焦三仙组合,半夏—厚朴—旋覆花—焦三仙组合,厚朴—旋覆花—枳壳—槟榔组合,半夏—茯苓—陈皮—党参组合等26种。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遴选得到治疗胃痞的8首新处方。新处方1号:(半夏、厚朴、旋覆花、焦三仙、煅瓦楞子、太子参);新处方2号:(半夏、旋覆花、焦三仙、代赭石、槟榔、大黄);新处方3号:(半夏、厚朴、焦三仙、白术、陈皮、枳壳、佛手、木香、槟榔);新处方4号:(焦三仙、太子参、鸡内金、甘草、山药);新处方5号:(半夏、旋覆花、太子参、鸡内金、黄连、黄芩、莪术、白及、干姜);新处方6号:(半夏、厚朴、旋覆花、陈皮、枳壳、黄连、干姜、瓜蒌);新处方7号:(山药、沙参、麦冬、生地、石斛、玉竹、天花粉);新处方8号:(高良姜、香附、山药、桂枝、仙灵脾)。结论:(1)胃痞以虚证最为常见,用药以补虚药物为主,并注重使用药性温、平,药味具有苦、辛、甘的药物,避免过用寒凉的药物。(2)治胃痞需要注重胃的生理功能,在药物选择上需要攻补兼施,使用焦三仙等药物减轻胃腑的负担可以增强治疗效果。(3)半夏—厚朴—焦三仙组合是治疗胃痞的核心组合。(4)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以多角度、客观的分析药物组方规律,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