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具有胆管上皮分化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既往研究认为CCA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几十年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增高的趋势,约占原发性肝癌的20%。根据CCA发生的解剖位置将其分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tic chaolangiocarcinoma,iCCA)及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inoma,eCCA),以eCCA最为常见,占CCA总体的90%以上。eCCA发生的位置特殊,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因肿瘤生长导致胆管阻塞引起黄疸症状时前来就诊,就诊时多已是中晚期,失去了外科治愈性切除的机会。研究表明eCCA患者外科姑息性切除的长期生存率并不令人满意,且eCCA对放疗及化疗不敏感,这为eCCA的介入治疗提供了发展空间。 先前的研究报道了各种介入方法治疗了eCCA的疗效及优点。同外科切除及放化疗等其他方法一样,介入治疗对eCCA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获益也会受到患者个体差异、治疗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报道的影响eCCA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主要有:术前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肿瘤分化程度、根治性手术、切缘情况、术后抗肿瘤治疗等因素。而大多数都是关于外科手术后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有关于介入术后影响患者生存期因素的研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支架植入后因各种原因而长期携带胆道引流管的患者相比引流管拔除后的患者来说具有更好的生存状态及更长生存期(当然,后续都需要配合抗肿瘤治疗),查阅文献是却没有发现关于支架植入后保留引流管在介入治疗中作用的研究。因此搜集相关患者资料探究介入术后影响肝外胆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并将胆道支架联合胆道内引流管作为影响因素列入研究,为更有效的延长eCCA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目的: 1.探究介入术后介入术后影响肝外胆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 2.探究胆道支架联合胆道内引流管配合抗肿瘤治疗对肝外胆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经病理证实的102例没有进行手术切除的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病理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介入手术及随访资料。 (1)根据整体中位生存期(301天)将患者分为两组:生存期≤301天组(A组)及>301天组(B组)。 (2)参考相关文献将将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上诉的基础上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将102例患者分为三组:内引流管置入组(组1)、支架植入组(组2)及支架联合内引流管组(组3)。比较3组患者术后1周及1月TBIL、碱性磷酸酶(ALP)、ALB、肝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及生存时间,并使用SPSS21.0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支架联合内引流管、TAI/TACE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ALB<30g/L是影响eCCA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 (2)3组患者手术后1周及1个月的T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周AL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各组患者术后1月ALP水平较术前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月ALB水平均较术前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3患者术后1月肝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 (3)各组之间手术后1周、术后1月TBIL、ALP及术后1月ALB较术前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组3较组1及组2在术后1月肝功能评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8及0.02)。 (4)3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1.7天、361.3天、468.0天。经Log-rank检验,3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71,P=0.003)。 结论: 1.支架联合内引流管、TAI/TACE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ALB<30g/L是影响eCCA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 2.介入手术可有效解除胆管梗阻,快速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水平,缓解梗阻性黄疸。 3.支架联合胆道内引流管配和TAI/TACE+125I粒子腔内置入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