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戈尔丁的作品《蝇王》就是一部生动地揭示人类本性的现代寓言,它具有丰富的,深邃的内容和独特、新颖的形式,作家以这部作品构筑了他的独特的寓言世界。作品的寓言性是和西方寓言书写传统对戈尔丁的影响分不开的,又是作家接受现代寓言理论和创作的必然结果,更联系着作家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
从《蝇王》文本的实际内容出发,结合本雅明的寓言理论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部作品的寓言性特征,主要显示于多义性,破碎性,忧郁的精神氛围等三个方面。其复义性表现在它揭示了人类生存状况,包含了丰富的基督教思想、人性恶主题和救赎主题;其破碎性表现为它展示了一个由宁静到毁灭的破碎衰败的废墟世界,还表现在人物形象的破碎——生存的废墟状态必然导致人物自身的分裂;其忧郁性既是指创作主体的精神感受,又是作品营造出的一种特殊精神氛围,作家以此来反抗生存的废墟状态,表达出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忧思。
《蝇王》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样显示出它的寓言性。作品主要通过一群孩子的视角来展示充满罪恶的世界,并戏仿传统荒岛小说的情节结构,均以反讽现代社会为指归;作品中女性的“缺席”以及一段关于杀猪的幕间剧中的描写,则隐喻了男性对待女性的复杂而矛盾的态度:戈尔丁也把象征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若干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人物组成的荒岛世界和实物象征一起构成象征体系,成为现实社会的缩影;作家还娴熟地运用了耐人寻味的意象来构建整部作品,其意义框架是由以海螺、眼镜和‘野兽’为核心意象的三条隐喻链搭建而成的。
《蝇王》的寓言性表明,戈尔丁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有着对人类的一种大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作品的寓言式书写回应着20世纪中心离散的时代特征,它以自身的复杂多义、含混断裂反映了由于工业文明的摧残所造成的衰败混乱的现实面貌。在这一角度看,对戈尔丁作品寓言性的研究就具有了某种时代的和普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