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及其诗歌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适是盛唐诗坛的重要诗人之一,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对高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于盛唐时期的其它诗人,关注和研究程度并不高,并且多集中在对其边塞诗的分析及与岑参诗风的比较方面,针对高适个人诗歌全面研究的专文不多,更缺乏深入系统的论着,在高适的生平、文赋创作、诗歌艺术成就等方面还有很多待拓展的研究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论文上编为高适其人及其文赋创作研究。高适出身于仕宦之家,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执着于功名,有着经世济民的崇高政治理想。他强调国家的利益,关注百姓疾苦;追求和平,同时有着盛唐人特有的对于战争的信心。他时刻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渴望得到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在坚定的信念支持下,高适自青年时代起几次求仕,或赴长安、或至边塞,虽然直至五十岁才获得官职,但始终不曾放弃希望。更重要的是,前半生沉沦民间的生活使得高适深刻感受到盛世表象下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对唐帝国的种种弊端都有了直观认知和深入思考,萌生出对百姓真切的同情,从而建立了为民谋利的政治观点,并在后期的执政生涯中切实贯彻了自己的政治观,为改善治地百姓的生活做出了努力,深得民众爱戴。在唐代的诸多诗人中,高适是少有的在仕途上获得成功的一位,这与其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密不可分,在他与同时期诗人的交游和比较中,可以看出同时代人们对于高适军政能力及诗歌创作的认可,更能见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人生选择带来的不同命运,也更能突显高适政治家诗人、军事家诗人的独特身份。   高适的文、赋传世的并不多。其散文作品十六篇,涵盖表、赞、序、论、议、记等多种文体,内容亦涉及国家政治形势、具体施政方针、个人仕途遭际、情感流露等方面;赋则仅存三篇,题材不一。高适的文、赋具有与其诗作相一致的艺术特点,贯注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真挚朴实,直抒胸臆,气势蓬勃,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论文下编为高适诗歌研究。高适的诗歌作品大致可以分为边塞、政治抒怀、山水田园、咏史、酬唱赠答等五类。这些诗作集中体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如实记录。高适的政治、军事、宗教思想,个人经历及思想变化等等都可以在其诗作中得到反映。高适推崇诗骚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作具有与杜甫诗歌相近的特征,即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而高适所独具的政治眼光又使得其诗歌在记述现实生活的同时,还有着对国家政策、政治形势的准确判断,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高适诗歌有着突出的艺术特点,无论是典重整齐、浑成自然的古体诗,抑或是张弛有度,开阖自然的近体诗,都具有工于发端,妙于结语的特征,体现出浑成凝练的结构特征。其诗歌风格兼有浑朴老成、悲壮慷慨、气骨琅然等特点,呈现出沉雄雅健的总体风格。在语言和叙事艺术方面,高适的诗作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语言雄浑刚健、质朴平实,又精粹凝练,虽经过精心锤炼而不显雕琢痕迹;高适善于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进行叙述,从而在有限篇幅内突出重点,他还善于多方面、多角度的观照战争,并将个人感情与对事件的描述融为一体;从高适的自述性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勾勒出他的人生经历,更可以感受到其思想、情感的变化,这都是其诗作叙事艺术的卓越成就。   作为盛唐诗坛的重要诗人之一,高适及其诗歌自唐代起便为诗论家们所关注。随着对诗歌这一文体本身研究的深入,后世对高适诗作的分析和接受也愈加全面深入。至明清时期,诗论家们对高适的诗作按体裁的不同分别加以探讨,明确了高适不同体裁诗作的艺术特点和取得的成就,确立了他在盛唐诗坛上的独特地位,并且将高适与岑参的诗风加以区分,从而更为清晰的界定了高诗的风貌特征,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
其他文献
石刻作爲一種重要的出土文獻,能真實、準確地反映某一時期語言文字的風貌,隋代石刻是隋代史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隋代是楷書剛剛成熟的階段,隸書還沒有完全退出使用領域,石
简单介绍6RA70控制高炉探尺的两种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实践证明第二种方案的优越性.
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世王当政期间(1782-1809),由于政治需要,第一部汉文典籍《三国演义》被译成了泰文,即此之后掀起了一股翻译中国古代小说的热潮,即“《三国》时期”或称“中国古
建立了某汽车行李箱内板有限元模拟模型,并利用PAM-STAMP2G软件进行冲压模拟仿真,得到了零件成形后的厚度云图和缺陷分布图,指出了零件冲压缺陷的形成原因。并研究探讨了压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的永恒命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一起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生态危机是人类精神危机的一个外在反映。生态文学是人类精神焦灼的心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