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詹姆斯·凯瑞所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下展开对UGC模式网络电台APP的研究,不同于传递观将传播视为出于控制目的对讯息运输传递的过程,忽略了传播的文化功能,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作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关注传播在建构人类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文化研究为取向。在仔细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传播仪式观的研究,分析了解了仪式观体现的优越性和存在.的争议,以及传递观在研究网络电台的局限后,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对UGC模式的网络电台APP本身及用户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依循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仪式观强调的仪式隐喻、角色扮演、共享构建以及世界观的描述与强化四个方面作为框架进行考察。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研究通过线上参与式观察、个案访谈等形式,观察并挖掘在网络电台搭建的平台上,用户是如何构建了一个共享仪式,并在过程中与他人和社会保持维系。研究发现:在传播的仪式观下,广播更多的不是被视为把新闻或其他节目传输至听众的媒介,而是介入建构人们日常生活和时间的仪式。在这个前提下,UGC模式的网络电台APP在打造平台时对广播仪式进行了模仿和元素借取,同时在满足用户扮演“主播”和“听众”的角色提供技术层面和设计层面支持的基础上,还强调跨越时空而聚集的状态,有意识地增强场景感,注重用户的共享体验,打造突破地域和时间阻隔的传播场域,从而帮助用户进行共享构建、描述并强化特定的世界观。用户则通过角色扮演、共享构建和自我认同的形成,在网络电台提供的基础平台上进行共享仪式的构建。在观察中发现,用户从平台获取角色之后,就各自展开了对角色的理解以及极为用心的诠释,用户对角色扮演入戏之深,以至于模糊了角色边界,表现出了对于社会既定规则或秩序的延伸与维护。用户们致力于营造没有距离感的融洽的氛围,持续的共鸣,这种生动的体验让用户感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强烈存在,进而促生了联系紧密的共同体。而用户的自我认同在用户的自我叙述,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满足感与归属感的获得中逐渐形成,超出预期的满足与认可,强化了仪式过程中特定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