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以排尿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对不同类型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进行疗效评价,筛选出优效的电针频率参数,为优化电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技术规范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动物实验探究电针对OAB大鼠膀胱外周及脊髓中枢嘌呤能信号的调控作用,为临床针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将78例OAB患者随机分为疏密波组38例,连续波组40例,疏密波组采用电针疏密波(疏波4Hz,密波20Hz)治疗,连续波组采用电针连续波(30Hz)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0次。以临床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对治疗前和每次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两组疗效评价,分析两种电针方法对排尿异常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筛选出优势电针类型。 2.以SPF级雌性SD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P)腹腔注射方法制备OAB大鼠模型,运用Powerlab分析记录仪测定正常大鼠和OAB大鼠处理前后的尿动力学变化: ①正常大鼠和OAB大鼠静脉和鞘内分别给予P2X3受体拮抗剂AF-353后观察尿动力学变化; ②正常大鼠和OAB大鼠给予针刺“次髎”、“会阳”穴,选取优势电针治疗1min后观察电针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③正常大鼠和OAB大鼠静脉和鞘内分别给予AF-353阻断P2X3受体功能后再给予电针处理,观察尿动力学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和OAB大鼠膀胱组织、L6-S1节段脊髓和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P2X3受体的分布、P2X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探究电针对OAB大鼠尿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嘌呤能信号机制。 结果: 1.临床研究: ①电针疏密波和电针连续波(30Hz)两种治疗方法在一个疗程内均能有效改善OAB患者临床排尿症状总评分、各主症(尿急、尿频、夜尿、尿不尽感、排尿费力)及生活质量评分,且电针连续波(30Hz)对临床排尿症状总评分、各排尿主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优于电针疏密波(P<0.05); ②电针疏密波和电针连续波(30Hz)均能有效治疗OAB,且电针连续波(30Hz)疗法在痊愈率和显效率方面均优于电针疏密波(P<0.05)。 2.实验研究: (1)尿动力学变化: ①采用腹腔注射CYP建立OAB大鼠模型,尿动力学表现为储尿期膀胱逼尿肌出现不稳定收缩,膀胱容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P<0.05),排尿压力明显降低(P<0.05),说明该模型建立成功,可用于OAB疾病的相关研究; ②静脉和鞘内给予P2X3拮抗剂AF-353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大鼠和OAB大鼠的膀胱排尿活动,出现膀胱容量增大,排尿压力增高的尿动力学表现。其中,静脉给药对增高OAB大鼠膀胱排尿压力的效应较正常大鼠更显著(P<0.05),鞘内给药对增加OAB大鼠膀胱容量的效应较正常大鼠更显著(P<0.05),P2X3受体参与了膀胱排尿反射活动,且AF-353对OAB大鼠膀胱兴奋性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③OAB大鼠经过电针治疗后,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排尿压力增高(P<0.05),电针能有效抑制膀胱过度活动,对OAB大鼠的膀胱兴奋性有调节作用; ④OAB大鼠在静脉给予AF-353阻断P2X3受体功能后进行电针处理,电针抑制膀胱过度活动的效应消失,电针对膀胱兴奋性调节作用的起效途径是通过P2X3受体介导的。 (2)P2X3受体mRNA、蛋白表达量变化及分布特点: ①正常大鼠膀胱组织中存在P2X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OAB大鼠膀胱组织中P2X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5); ②正常大鼠脊髓(L6-S1)和DRG(L6-S1)中均存在P2X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OAB大鼠脊髓(L6-S1)中P2X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5),DRG中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5); ③电针能有效降低OAB大鼠膀胱组织中P2X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5)。同时,电针能有效降低OAB大鼠脊髓(L6-S1)中P2X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5),并且能有效降低OAB大鼠DRG(L6-S1)中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量(P<0.05)。 ④正常大鼠膀胱中P2X3受体在逼尿肌肌层、神经纤维束和膀胱的移行上皮均有表达,并且主要表达在上皮层。在L6-S1脊髓、DRG中也均有表达,在DRG中主要表达在小直径DRG细胞内。OAB大鼠膀胱组织、L6-S1脊髓和DRG中P2X3受体数量均较正常大鼠显著增多(P<0.05),电针能明显降低OAB大鼠膀胱组织、L6-S1脊髓和DRG中P2X3受体数量(P<0.05),与正常大鼠无明显差异。 结论: 1.临床研究证实电针疏密波和电针连续波(30Hz)两种治疗方法在一个疗程内均能有效改善OAB患者临床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并且电针连续波(30Hz)具有优势效应。 2.实验研究证实膀胱外周及脊髓中枢的P2X3受体参与了膀胱排尿反射活动,阻断P2X3受体功能可以明显抑制膀胱过度活动。 3.电针连续波(30Hz)能明显降低膀胱组织、脊髓(L6-S1)和DRG(L6-S1)中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量,电针对膀胱兴奋性的调节效应与膀胱外周及脊髓中枢P2X3受体介导路径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