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是常见多发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病死率居第4位。结直肠癌80%以上由腺瘤癌变而来,腺瘤性息肉的切除可减少76%~90%的结直肠癌发生率。较高的腺瘤检出率对于预防结直肠癌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研究表明肠镜对结直肠腺瘤的总漏诊率为22%。故提高结直肠腺瘤的检出率(首先是提高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对结直肠癌的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前瞻性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高清白光模式(HD+)与高清白光+i-Scan模式(i-Scan+HD+)对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探讨日常结肠镜检查时加用i-Scan模式对发现结直肠息肉的价值。方法:根据计量指标的样本量公式计算得出两组样本量。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连续纳入首次行结肠镜检查且不具备任何一项排除标准的肠镜受检者分为i-Scan组和对照组,并严格做好随机隐藏。内镜医师采用高清白光模式(EC-3890i,PENTAX公司)插镜至回盲部后,i-Scan组患者全程采用高清白光联合i-Scan模式(SE+4,CE+2)退镜观察。对照组患者全程只采用高清白光模式进行退镜观察。两组退镜时均全程录像,全部患者退镜时间不少于7分钟。记录息肉的部位、大小和形态。部分患者息肉取活检或切除做病理诊断。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4年11月到2015年6月共449例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首次肠镜检查者进入研究,46例因较重的结直肠炎(n=13)、肠道准备差(n=12)、结直肠癌(n=9)、缺血性结肠炎(n=5)、未完成全结肠检查(n=4)或黑变病(n=3)在随机分配之前退出,最终403例患者进入研究。i-scan组201例患者,对照组202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肠道准备质量、肠镜检查适应症和退镜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至少有一个息肉的患者例数没有显著差异(i-scan组检出息肉患者103例,对照组检出息肉患者107例,p=0.729)。除降结肠外,其余各肠段i-scan组的息肉患者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盲肠和升结肠两组息肉患者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39/201vs.24/202;p=0.038)。两组共检出息肉467枚,其中i-scan组270枚,明显多于对照组197枚(p=0.041)。两组共检出≤5mm的微小息肉344枚,其中i-scan组204枚,明显多于对照组140枚(p=0.033)。此次研究发现的息肉主要位于乙状结肠,两组间总的息肉及微小息肉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两组共268枚息肉行电凝切除或活检后送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肿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153枚占57.1%,≤5mm的微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占47.34%。共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16枚,有3枚≤5mm的微小腺瘤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论:1.常规高清结肠镜检查在未增加退镜时间的情况下,加用i-scan模式可以提高息肉检出的总数目,并能更有效的发现微小息肉。2.对于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检出率,高清白光+i-scan模式与高清白光模式比较无明显差异。3.首次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高清内镜有50%以上可以发现息肉。4.微小腺瘤有少部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i-scan模式对其性质的判断有进一步研究价值。5.在升结肠,高清白光+i-scan模式与高清白光模式息肉患者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