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高效的开采石油是各业界和学界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发展过程和研究进展表明,聚表二元复合驱汕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目前所用的驱油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石油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它降低界面张力的性能较差、用量较大,成本较高。本文的目标是研制出一种满足聚表二元复合驱油技术需要、性能优良、与驱油聚合物配伍性好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本文设计且合成了目标产物R-GS表面活性剂,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以及核磁氢谱表征,证实所合成的物质与设计相符。对中间体TE与目标产物R-GS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得到了优化后的合成条件。通过电导法测定了自制的Gemini表面活性剂R-GS的Krafft点,发现随着R-GS疏水链长度的增加,其Krafft点也随之增高;考察了自制R-GS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与之对应下的表面张力值,发现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钠、棕榈酸钠、肉豆蔻酸钠相比均降低了一到两个数量级,表现出了优良的表面活性。通过对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进行研究,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与自制R-GS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幅度增加溶液黏度,且达到最高点黏度所对应的表活剂浓度大小依次为16-GS<14-GS<12-GS<18-GS。通过对二元体系的应力扫描实验我们发现AP-P4与R-GS复配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形成更强的空间网络结构,其中R-GS对二元体系的线性黏弹区域大小影响依次为:16-GS>14-GS>12-GS>18-GS;通过对:二元体系的黏弹性能研究,发现14-GS浓度达到30mg/L时溶液的弹性模量达到最大,14-GS浓度进一步上升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下降,大于100mg/L后黏性模量占主导地位,说明了随着14-GS浓度的增加,元体系溶液开始由凝胶状态向溶胶状态转化。在用荧光探针法研究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时我们发现,在表面活性剂加入的初始阶段,促进了更多疏水微区的形成,因此I3/I1出现上升的趋势,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进一步提高,此时聚表二元体系溶液中形成的疏水微区已经能够增溶大部分的芘探针后,再增加表活剂浓度,溶液的I3/I1值变化很平缓。聚表二元溶液中聚合物分子流体力学半径<Rh>随表面活性剂14-GS加入的变化规律与前期所研究的二元体系黏度变化规律相一致,均随着14-GS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表活剂浓度达到30m/L时溶液的粒径达到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