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儿术后常发生延迟拔管,导致患儿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和住院费用增加。目前尚缺乏对ALCAPA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因此本篇文章目的是研究ALCAPA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0年7月至2016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行ALCAPA矫治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和其他冠状动脉畸形患儿,同时排除行结扎术同期行冠脉搭桥术和内隧道手术患儿,最终76例患儿入选。按机械通气时间是否长于24h将患儿分为延迟拔管组(34例)和非延迟拔管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各项变量,寻找影响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寻找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ROC曲线下面积,确定预测延迟拔管的阳性界值(cut-off值)。 结果:76例患儿中,2例死亡,8例延迟关胸,3例术后使用ECMO辅助,5例拔管后发生再次插管。34例(44.7%)患儿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小时,机械通气中位数时间为19(9.3,67.5)小时,年龄中位数为12(7.2,60)个月,男性稍占优势(53.9%),而且延迟拔管患儿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延长。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有年龄、体重、ASA分级、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前贫血、术前白蛋白、术前肌酐、术前乳酸脱氢酶、术前肌酸同工酶、术中正性肌力药评分最大值、术后肌酸同工酶、术后乳酸脱氢酶及术后左房压(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得出,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体重(OR=0.52,95%CI:0.31~0.87)和术前EF值(OR=0.94,95%CI:0.89~0.99),它们的阳性界值分别为:10.5kg、32.5%(敏感性分别为:71.4%,95.2%;特异性分别为:94.1%,67.6%)。 结论:ALCAPA患儿术后易发生延迟拔管,延迟拔管患儿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延长。本研究显示:体重和术前EF值是ALCAPA患儿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