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种植与拔牙窝内填塞Bio-oss联合钛膜引导对牙槽嵴吸收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拔牙后即刻种植和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联合应用钛膜引导成骨对预防牙槽嵴吸收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全麻下拔除四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二、第三前磨牙,每侧四个拔牙窝随机选取三个,其内分别植入种植体(A组)、填塞Bio-oss人工骨粉(B组)、拔牙窝常规愈合作为对照(C组)。在每组牙槽窝颊侧边缘下方约10mm处钉入小钛钉作为定点标志,测量A、B、C三组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并记录。在A、B两组牙槽嵴顶覆盖钛膜,四角用小钛钉固定,严密缝合牙龈。术后五个月处死动物,行临床大体检查,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的测量,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脱钙及不脱钙),扫描电镜钙磷能谱分析。结果:1、大体观察:四例粘膜裂开、钛膜暴露,仅一例发生炎症,钛膜脱落,其他三例粘膜虽未愈合但未见明显炎症,有良好的成骨效果。2、大体测量:牙槽嵴高度减少:A组0.27±0.07㎜,B组0.49±0.07㎜,C组1.40±0.15㎜,A、C两组,B、C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牙槽嵴宽度减少:A组0.24±0.13㎜,B组0.21±0.10㎜,C组1.19±0.51㎜,A、C两组,B、C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影像学结果:A组种植体与骨组织接触紧密,未见间隙存在。B、C两组灰度值分别为73.04±7.05、45.10±4.71,两组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4、组织学检查:A组种植体周围为板层骨包绕,两者紧密结合,未见纤维组织长入;B组的Bio-oss部分降解,周围有大量板层骨及编织骨生成,两者融合,在新生骨表面可见成排的成骨细胞。C组骨小梁稀疏、纤细,骨髓腔面积大,成骨量明显少于B组。5、扫描电镜钙磷能谱分析:测定犬正常牙槽窝处牙槽骨的钙磷比值为2.63,实验组钙磷比值A组2.01±0.12,B组1.98±0.14,对照组C组1.53±0.22,A、B、C三组与正常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C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即刻种植联合钛膜引导组织再生能预防牙槽嵴吸收,钛膜引导能促进种植体周围成骨;2、拔牙窝内填塞Bio-oss并联合应用钛膜对拔牙创的牙槽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能减少剩余牙槽骨的吸收;3、即刻种植与拔牙窝内填塞Bio-oss对牙槽嵴吸收的预防作用,在短期内未见差别;4、应用钛膜术后常出现伤口裂开,即刻种植创口张力大也容易导致粘膜裂开,即刻种植应用钛膜应慎重。
其他文献
目的 针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研究分析正颌手术联合术后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总计3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为对象,随机
据报道,我国恒牙初期错合畸形患病率高达72.9%。随着现代人对健康及美观需求的日益提高,要求正畸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错合畸形不但影响合颌面的发育、口腔健康、口腔功能及
背景人类的诞生、生存、劳作等一切社会活动都伴随着创伤的发生,纵观历史,对于创伤的认识和处理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模式
“部编本”教材是多种教材并存情况下的示范,国家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视可见一斑.部编教材注重综合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拓展延伸,“融合、开放、对话”的初中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