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是一类起源于黏膜下各层组织的消化道肿瘤,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经内镜检查偶然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根据其起源层次的不同可分为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的肿瘤,其中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属于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包括平滑肌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平滑肌肉瘤和神经纤维瘤等。食管黏膜下肿瘤较为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1%。然而,随着内镜普查的推广,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在食管黏膜下肿瘤中,起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占绝大多数(70%-80%),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早期症状隐匿,临床无显著性,很难自我察觉,虽然大多数为良性病变,然而仍存在恶性或潜在恶性的黏膜下肿瘤,如神经内分泌肿瘤、平滑肌肉瘤、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淋巴瘤等,其中直径较大或形态不规则的间质瘤约有20%~30%的恶变倾向。此外,随着肿瘤的进一步增大,会带来诸如恶变、出血、梗阻、压迫重要脏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故临床上常需积极治疗。目前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开胸手术、胸腔镜下手术和内镜下手术。其中内镜下切除由于其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案,如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y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然而这种技术仍然存在例如穿孔、大量出血和不完全切除等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因此,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位置较深的黏膜下肿瘤既往常常被视为内镜治疗的禁忌证,通常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由ESD衍生而来的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逐渐被用来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其中,ESE技术由周平红等人于2008年首次提出,其疗效已在食管胃交界处、贲门和胃的固有肌层肿瘤中得到证实。随后徐美东等人于2011年首次引入STER,并逐渐被证明可安全有效地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STER和ESE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内镜中心接受STER或ESE手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基线特征、操作时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留、复发等相关问题。结果共167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为单发病灶,其中STER组90例,ESE组77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02/65,平均年龄52.2岁(20-78岁),平均肿瘤直径19.1mm(3-80 mm)。STER组和ESE组在完全切除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STER组的手术速度显著快于ESE组(3.90 mm2/min和2.82mm2/min,P<0.05)。而对于直径1≥20mm的肿瘤,STER组住院时间则更短(7.0天vs10.0天,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3%vs45.5%,P<0.05)。STER组中位随访时间11.5月(1-77月),ESE组中位随访时间18.0月(1-80月),随访期间,STER组有2例残留和4例复发,ESE组有1例残留和2例复发。结论STER和ESE均可有效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相比ESE,STER在手术速度和大病灶(直径≥20mm)方面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