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龙县农村居民烟草暴露现状及其吸烟、被动吸烟和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在今后制定控烟措施、降低烟草危害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的现况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以玉龙县的16个乡镇为研究现场,采用PPS (Sampling with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按比例概率抽样)抽样方法从每个乡镇抽取2-3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210名18岁及以上的常住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吸烟、被动吸烟的相关指标;采用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 FTND)对尼古丁依赖情况进行评价。全部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吸烟、被动吸烟和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202份,问卷应答率为94.7%。玉龙县农村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2.4%。男性现在吸烟率(64.6%)明显高于女性(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44岁组现在吸烟比例最高(35.7%),18-34岁组最低(28.3%)。现在吸烟率在各个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及初中者的现在吸烟率高于文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民族、家庭收入和家庭种植烟草情况的现在吸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龙县农村居民被动吸烟率为39.5%。被动吸烟率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及初中者的被动吸烟率高于高中及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动吸烟率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加(P<0.01)。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家庭种植烟草情况的被动吸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龙县农村居民以吸过滤嘴香烟为主(89.9%),其平均初次吸烟年龄为18.87±6.11岁,主要集中在12-18岁(52.1%),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初次吸烟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不同民族、家庭收入的初次吸烟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9.15±12.11支;规律吸烟年龄平均值为19.87±5.651岁。仅有17.0%的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内尝试过戒烟;过去7d内不吸烟者的被动吸烟场所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家里的比例分别为82.5%、78.3%和90.1%,女性在家里和工作场所(田间地头)的被动吸烟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62名现在吸烟者中,根据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FTND)得出平均得分为3.72±0.12分,其中男性为3.73±0.13分,女性为3.49±0.64分。和非尼古丁依赖型相比,尼古丁依赖率在不同年龄组、民族、家庭种烟情况及初次吸烟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吸烟类型、尝试戒烟次数和戒烟原因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戒烟次数是吸烟的保护因素,即年龄越大、尝试戒烟次数越多者吸烟的可能性越小。性别、民族和公共场所是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调查人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被动吸烟;纳西族的被动吸烟状况较其它民族严重;在公共场所暴露于被动吸烟的可能性高于非公共场所。年龄、每日吸烟量是尼古丁依赖的危险因素;规律吸烟年龄、吸烟原因(烟瘾不大)是尼古丁依赖的保护因素。年龄越小、每天吸烟量越大者,出现尼古丁依赖的可能性就大;规律吸烟年龄越大者和烟瘾越小者出现尼古丁依赖的可能性就小。结论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已不容质疑,云南省玉龙县烟草暴露状况严重,控烟政策的制定应重点关注男性及低文化程度人群,降低公共场所的被动吸烟率,给予尼古丁依赖者戒烟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