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较为简单方便的方法合成了ZnO多孔微球、ZnO微米六棱柱、ZnO有孔微结构以及ZnO纳米球,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TG-DTA)、比表面吸附(BET)、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电子共振顺磁波谱(EPR)以及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所得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表征,所得结果如下:在700°C空气气氛下,通过直接氧化商品ZnS粉末得到了硫掺杂的ZnO多孔微球。该微球的平均直径在3μm左右,其表面由粒径为100-300 nm的纳米粒子组成。该微球在250-400 nm波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并且在365 nm紫外激发下产生主峰位于496 nm的很强的绿光发射。将一定量的KCl和NH4Cl和原料ZnS粉末混合均匀,经空气气氛中烧结后分别得到了ZnO微米六棱柱和有孔微结构。与ZnO多孔微球相比,ZnO微米六棱柱的晶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ZnO颗粒表面的晶格生长完好;其紫外吸收边向长波区红移了近40 nm,紫外激发主峰也由365 nm移至380 nm,而位于496 nm处的绿光发射强度则提高了四倍之多。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了含有卤盐的纳米ZnS前驱体,经高温烧结后得到了分散性较好的平均直径在60 nm左右的硫、卤素离子共掺杂的ZnO纳米球。发现卤素离子引入ZnO晶体后会导致其紫外吸收曲线~385 nm处产生新的吸收峰,其紫外吸收边向长波区红移了30 nm左右。同时,其光学带宽也随着卤素离子的引入而有了明显的收缩,收缩程度则与掺杂的卤素离子的性质以及烧结温度有关。此外,卤素离子的引入显著提高了ZnO产物~3.20 eV处的紫外激发带,并被认为在ZnO晶体中产生了杂质能级,同时也提出了该杂质能级的作用及其在提高绿光发射过程可能存在的机理,另外还讨论了卤素离子的掺杂浓度和ZnO产物绿光发射强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