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需要译者来完成,译者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该理论是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的系统研究,确立了“译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以实质性凸显,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萧伯纳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戏剧家,其戏剧作品从1918年开始被引进中国,且至今经久不衰。然而其作品被搬上中国戏剧舞台的过程并不顺利,直到1991年,其戏剧《芭巴拉少校》由英若诚翻译、导演,并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功上演,引起轰动,这也是萧伯纳的戏剧首次在中国舞台成功上演。本文试图运用“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英若诚如何成功翻译出适合演出的《芭巴拉少校》中译本。结合具体分析发现,英若诚翻译《芭巴拉少校》是出于对内在需要和外部需要及对自身能力的选择性适应。英若诚热爱戏剧文化和演出,长期致力于丰富中国戏剧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并将戏剧翻译活动视为实现中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芭巴拉少校》典型地反映了萧伯纳戏剧的艺术特色——幽默和讽刺。英若诚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让中国观众也能领略这位戏剧大师的语言魅力,同时满足中国大众渴望更多了解外国文化和艺术的需求。英若诚的双语和双文化知识,对戏剧题材的熟悉度和长期的戏剧翻译实践活动使他具备将这个作品翻译成汉语的能力。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在对戏剧翻译生态环境中各参与者和影响因素(如原文本、演员、导演、观众等)做出多维适应的基础上,英若诚实现了对文本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选择转换。语言维涉及四字格和口语化语言的运用、感叹词的翻译、语序调整和句型转换;文化维涉及与文化相关词汇的翻译方法的选择;交际维涉及剧中角色人名的翻译。此外,基于英若诚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适应”和“选择”行为,本文总结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戏剧翻译者和翻译实践所可能带来的一些翻译启示,即戏剧翻译者要意识到并积极运用自身主体性;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适应/选择能力,如自身双语和双文化能力,对戏剧领域知识的熟悉度和自身翻译转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英若诚翻译《芭巴拉少校》时,积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在其所处的具体的戏剧翻译环境中做出灵活的适应和选择,从而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同时,本研究也验证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戏剧翻译实践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