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和实践中,一生都未偏离“君主”这一中心。本文第一部分对康有为君主思想的演变进行梳理。康有为出生于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家庭,传统教育在他的思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成年之后,他接触了西方物事,开始对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专制皇权——进行严厉的批判,认为君主专制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但他同时也看到中国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君主形成独尊之势,中国如果要变法维新,不可能绕开君主皇权。因此,他主张因势利导,向君主鼓吹变法,使“无所不能”的君权成为变法维新的推动力。戊戌变法是康有为这种君主思想的一次实验,但由于光绪皇帝并没有实权,变法失败。同时,光绪皇帝对康有为的知遇之恩,又唤醒了康有为内心传统意义上的忠君情结,在康有为后半生的政治生涯中,他成了坚定的君主立宪主义者。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看到西方君主立宪国的优势和革命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中国的具体国情,他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光绪去世以及清朝灭亡之后,他又提出了“虚君共和”的理论,直至终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康有为一生君主观的演变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康有为从学理和政治形势出发,通过观察、比较、思考逐步演进的政治理想,他既认识到了君主专制是中国落后的原因,又认为非君主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因此中国必须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另一条线索康有为对光绪皇帝的个人感情,发端于戊戌变法之后,围绕着报答光绪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而延伸。然后本文对其君主思想的这种演变做出分析,发现康有为是一个现代政治思想和封建士大夫气质混合的人物,戊戌以后,他对中国政治前途的分析又和对光绪皇帝的个人感恩掺杂纠结在一起,使他坚决鼓吹改良、反对革命。他的哲学观是鼓吹进化的,但同时又主张渐进,反对突变,他的性格是自负的,甚至有一些“理想化人格”的色彩,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合力最终塑造了他独特的君主思想。最后,从康有为的反君主专制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和忠君思想三个方面综合评述康有为君主思想。第一部分“绪论”,对以往的相关学术研究做一个回顾,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材料做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康有为君主思想的演变(上)”,以时间为线索,全面评述康有为前期君主思想的演变。第三部分“康有为君主思想的演变(下)”,以时间为线索,全面评述康有为后期君主思想的演变。并从康有为的反君主专制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和忠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