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沦陷区文学研究都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作为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的必要补充,沦陷区文学,包括沦陷区通俗小说在回避了国家的、社会的、民族的重大主题之后,呈现出来的是个体化的生存困境以及独特的战争体验,描绘的是沦陷社会的浮世百态与沦陷区人民的心灵简史。从这个角度说,梳理沦陷区通俗小说的文学意义十分必要。本论文研究的的主要对象是钱理群先生主编的《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通俗小说卷》,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主题方面入手来探讨沦陷区通俗小说的独特价值。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梳理了沦陷区文学以及通俗文学的研究现状,简单说明沦陷区通俗小说主题研究的价值意义。正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沦陷与坚守:‘低气压’的创作生态”主要是分析沦陷区通俗小说主题形成的原因。异族统治下绝望的都市是沦陷区通俗小说创作的社会环境,在“言”与“不言”间挣扎的作家是沦陷区通俗小说的创作主体,“沦为亡国奴的市民”则决定了小说创作的期待视野,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沦陷区通俗小说主题表达的内容指向与写作深度。第二章“悲情与欲望:爱情的另类书写”,主要是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所提炼出的沦陷区通俗小说的爱情主题。沦陷区言情、武侠等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个爱情的悲剧,而虚构悲剧的深层结构则是沦陷区民众自身的心灵悲剧。绝望的社会使得民众将人生意义转向欲望的狂欢,然而欲望满足后仍旧是无边的绝望。第三章“都市与乡土:社会的‘存真’展示”所分析的是沦陷区通俗小说的社会主题。一方面通俗作家们把控诉的对象指向造成苦难的残暴的日伪统治与邪恶的社会势力;另一方面发达的都市所展现的浮世百态也成为沦陷区通俗小说的社会主题之一,这里对于“物质”的迷恋主导了人们的全部思想;此外,沦陷区通俗小说也为读者留存了大量传统社会的风俗民情,作家们以细致的笔触给读者展开一幅幅“故都风情画”与“津门风俗图”。第四章“平凡与永恒:人性的双向探索”主要论述了沦陷区通俗小说人性主题的两个维度:深入挖掘人性的至真至诚,书写独一个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永恒人性”,使得平凡的生活不断获得现实认同。论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审视与反思”沦陷区通俗小说主题表达方面的缺陷,并试图引起人们对沦陷区文学研究不足的关注,尽量给沦陷区通俗小说以相对客观的评价,努力使之实现真正的“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