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受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差距一直较为明显,乡村衰退与城市拥挤问题并存。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国连续多年发布了“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并在“十六大”以来的报告中针对城乡关系也多次强调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城乡一体化开始受到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共同增进福祉水平。本文聚焦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城乡一体化对城乡居民福祉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本文基于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的定义内涵解析,深入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对城乡居民福祉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福祉差异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度,反映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对缩小城乡居民福祉差距的作用大小。具体结论如下:(1)城乡一体化通过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优化农村劳动力供给、优化城乡人口配置、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城市生态休闲空间等促进城市居民福祉的提高,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非农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美化乡村景观环境等促进乡村居民福祉的提高,从而共同提升城乡居民福祉,缩小城乡居民福祉差异。(2)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从时序上来看,2005-2015年,我国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数从0.3626上升到0.4953,增长了36.61%;从空间上来看,各省份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均稳步提升,且地区差异缩小。(3)我国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正在缩小。从时序上来看,2005-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指数值从0.4581下降到0.3167,下降了30.86%;从空间上来看,各省份的城乡居民福祉差异均持续缩小,地区之间差异也在缩小。(4)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的缩小。2005-2015年,城乡一体化水平与城乡居民福祉差异耦合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从0.7694上升至0.9240;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但增速明显,从0.4126上升到0.5754,从基本失调转向基本协调状态。从各省份来看,耦合度空间差异较小,均比较高,协调度东中西梯度较为明显。总体来看,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的整体协同效应在逐步增强,城乡一体化较好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福祉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