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基于四所高校的调研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f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团结关乎着社会稳定与国家兴衰。作为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向来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高等院校是我国各民族精英成长的摇篮,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精英人士对民族团结问题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因此,加强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就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着手,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我国高校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而归纳和总结其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展开归因探讨与对策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情况的研究,进而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范式和规律,以期对其他单位和社会层面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考。   首先,在研究中本文构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调查研究指标体系,尝试将里克特量表和鲍格达斯社会剧离量表应用于衡量民族团结的效果,并从宣教体系、宣教内容掌握情况、民族团结认知态度以及不同民族间社会距离等方面展开分析,着重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共四所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调查。   其次,研究发现,受调查的民族院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保障体系,实施状况较为理想,而受调查的非民族院校保障体系相对较弱,实施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民族院校中民族团结知识在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中普及都较好,而在非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情况好于汉族学生,整体上都不如民族院校学生;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可比例都很高,有着正确的民族观,而非民族院校中大多数学生认可程度相对低一些,汉族学生认可比例低于少数民族学生;在不同民族间社会距离上,大多数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学生都能与其他民族保持正常社会交往,但两类院校学生愿意与其他民族保持密切交往的比例都不高,均没达到65%。   最后,本文对调查的成果进行了细致的归因分析和思考,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创新的对策建议。宏观上,高校尤其是非民族院校应该将民族团结教育视为必须应对的社会议题,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建立起长效机制;具体实施上要打破高校中民族二元结构的隔离;注重公民意识教育,探索“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关注敏感民族,大力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等等。
其他文献
文章记述了采自新疆伊犁河流域巩乃斯段的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 Kessler,1874)和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 Steindachner,1866)鳃部寄生的指环虫属(Dac
知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正在飞速发展,大量学者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然而,大多数都是对知识管理定义、分类、层次和学派等的定性分析,而关于知识管理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全面开放,市场经济竞争愈加激烈,新时代的医院建立也逃脱不开市场经济的规则框架,因此新世纪的医院应该拥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用以应对各种因素导致的财务
2008年国务院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开启了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改革。2010年人保部要求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到年底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本文通过实证
食品安全事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更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的考验。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
Given integer k and a k-graph F,let tk-1(n,F) be the minimum integer t such that every k-graph H on n vertices with codegree at least t contains an F-factor.For
We study the regularity of the solution of Dirichlet problem of Poisson equations over a bounded domain.A new sufficient condition,uniformly positive reach is i
目前,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大目标,作为最广大的农村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决定了我国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的内生性治理资源,实现乡村治理
现实表明,中国利益集团已成长壮大并介入和影响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及结果。因此,本研究旨在回答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即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是怎样的?围绕这个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在内容上有不断的更新与拓展,而且在保障主体上也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伴随着第三部门的发展,非营利组织通过公益项目的运作,在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