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水产品发酵微生物堆肥的制备及肥效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产捕捞业和水产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低值水产废弃物产量越来越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污染环境。本试验将低值水产品与堆肥技术相结合,在堆体发酵过程中筛选优势微生物,并优化复合菌种的扩大培养条件,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将微生物菌剂最终成品应用至堆肥发酵过程中,设置对照组,验证了堆肥技术发酵低值水产品的可行性及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堆成发酵腐熟过程的促进作用。为低值水产品制备微生物堆肥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发酵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本研究利用平板划线法从堆肥发酵过程中筛选出的4株优势微生物,分别出现在堆肥发酵的前期(中温期)、中期(高温期)、后期(中温期);分别进行菌株的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试验,最终判定其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frankland)、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原生节杆菌(Arthrobacter)、彭氏变形菌(Proteus penneri),选取这4株菌用于低值水产品发酵堆肥的制备中。(2)复合菌种的扩大培养条件优化将已分离提纯的发酵用菌种进行混合扩大培养,用于制备微生物菌剂。首先优化复合菌液的扩大培养基配方,再对培养条件初始pH、培养温度、转速、接菌量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最终得到扩大培养复合菌液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 g/L、酵母浸粉30 g/L、硫酸镁0.15 g/L、氯化钠0.13 g/L、磷酸二氢钾0.13 g/L,以6%(v/v)接入复合菌种活化液,调节初始pH=6,设置培养温度32℃,转速180 r/min,即得复合菌液的扩大培养液。(3)堆肥成品制备及肥效研究将得到的复合菌液的扩大培养液与稻糠粉混合,制备出微生物菌剂做为堆肥辅料参与堆肥的发酵。设置添加菌剂组为对照组,采集不同发酵阶段的堆肥为试验样品,对比监测两组试验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发酵过程中两组水分含量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pH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于堆肥前期有机物质的降解,释放NH4+造成碱性环境,菌剂组总碳、总氮含量对比对照组均在第三天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堆肥前期菌剂组中微生物活性优于对照组,菌剂组氨基酸态氮、可溶性蛋白质、铵态氮含量对比对照组均提前达到峰值,数据显示菌剂组已经趋向腐熟。最终两组堆体发酵腐熟的成品理化指标为:pH(菌剂组:7.88,对照组:7.5)、水分含量(菌剂组:65.45%,对照组:65%)、碳氮比(菌剂组:7.03,对照组:7.04)、铵态氮含量(菌剂组:0.13,对照组0.17)、种子发芽指数(菌剂组:93.3%,对照组:85.5%),重金属(Cr、Pb、Hg和Cd)含量在国标要求范围内,均满足腐熟堆肥的性质要求。菌剂组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尤其是亮氨酸,异亮氨酸和半胱氨酸;微生物菌剂的添加还可以提高成品中的P、K、Mn、Fe、Na含量。在发酵过程中,两组碳氮比均维持在7左右,这与其他研究不符合,但成品却仍然能达到腐熟。通过本试验,一是制备出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加快堆肥的腐熟速度,提高堆肥成品营养含量。是验证了用堆肥法处理低值水产品固体废弃物的可行性,可以得到无害化的腐熟堆肥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解决低值水产品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从而废物再利用,降低堆肥发酵过程中的氮损失,使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传统化石能源的局限性,风、光等新能源在能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微电网是当前解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风、光等能
从更新教学理念、将临床病例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并重等方面阐述了血液涂片实验教学改革设计的具体做法,分析了改革的效果,并得出了
网络集群事件虽以其强大的监督作用和社会威慑力量促进了现实事件的解决,但网络集群中非理性的相互感染会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匿名状态下的网络狂欢可能会堕入网络暴政的歧途,从
2016年11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最新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如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出台已一年有余,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作用。
目的:实现心电信息数字化采集、心电信息应用网络化存储以及心电信息数据的无线传输。方法:采用16位微处理器、ADC和单电源CMOS仪表放大器来实现心电信号采集。开发环境采用IAR
媒体与司法之间常常存在张力,在网络时代下,新媒体在刑事审判中的角色与功能影响着这种张力的状况。新媒体在刑事审判中的现行角色是以准动态方式担当刑事审判的监督角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