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动脉瘤破裂通常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也会有其他出血形式,进而影响治疗方案和预后。34%-43.7%的动脉瘤相关脑内血肿是由于MCA破裂引起,37%的MCA动脉瘤破裂后会导致颅内血肿的形成,可能为脑内血肿(ICH),也可能为侧裂血肿(ISH)。目前的研究和数据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争议:两种血肿的成因,预后是否有差别以及治疗模式该如何选择。目的:破裂的大脑中动脉瘤通常引起SAH。在有些病例中出血可以表现为侧裂内血肿或者脑内血肿。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这两种血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和两组间预后是否相同。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从2011年1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3例SAH患者,患者均为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为责任动脉瘤的患者,其中30例(37.5%)同时伴有脑内血肿(ICH)或者侧裂内血肿(ISH)。通过在CTA上发现血肿内增强血管影(IHCEV)和术中所见证实将病人分为ICH组和ISH组,并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的有无、收缩压、血肿体积、动脉瘤的大小、动脉瘤的侧别、动脉瘤起点和破裂口连线与MCA主干形成的夹角α、中线偏移与否、手术方式以及出院时的GOS评分。在CTA上测量夹角α,角的顶点0为大脑中动脉的分叉点;射线1与大脑中主干的方向一致,射线2以顶点0为起点,穿过破裂点,当破裂点不明显时,将射线2定义为动脉瘤长轴的方向。最后,综述2015年11月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血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在本组病例队列中,ICH组病人与ISH组病人相比,在入院时GCS评分和WFNS评级要严重,但是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他的临床指标如年龄(56.3±8.9 vs52.5±11.4 P=0.282)、性别比例(76.5% vs 76.9% P=0.977)、收缩压(162.7 ±20.4mmHg vs 153.5±19.3mmHg p=0.219).高血压病史有无(64.7%vs 38.5%P=0.153)等方面也没有统计学差别。ICH和ISH组病人在CT和CTA显示的影像学特征上存在差别:ICH组相比于ISH组,动脉瘤大小没有统计学差别(7.4±4.5 vs 4.8±2.6,P=0.081),但是血肿体积要明显大于ISH组(33.3±17.6 ml vs 11.5±10.5 ml p=0.002),同时动脉瘤大小与血肿体积之间没有相关性(spearman r=0.34,p=0.07),提示小动脉瘤也可以引起大血肿。ICH组中线偏移发生率较ISH组高(oR=10.1,95%CI 1.7—61.3,p=0.007).当角度α小于180。时,AUC曲线下面积为0.917(P=0.0001)将ICH和ISH组分开的截止点为109。,诊断的敏感性为70.0%(34.3%-93.3%,95% CI)特异性为100%(54.1%100%,95% CI)。当角度α大于180。时,AUC曲线下面积为0.837(P=0.0051),截止点为216。,诊断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5.7%。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病人后,整体来说ICH组病人预后相比ISH组病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GOS 3.8±1.9 vs 3.0±1.3,p=0.07),对特定的病人,ICH组和ISH组病人,无论接受血管内治疗还是开颅手术治疗后预后无统计学差异。我们的Meta分析纳入了8篇研究,共303例病人。ICH组中,159位病人中的82位(51.6%)取得良好预后,ISH组中的144位病人中,只有66(45.8%)病人取得较好预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OR值为1.81(95%CI,1.07-3.06, p=0.027),提示ICH组预后好于ISH组。结论:相比于单纯SAH的动脉瘤破裂患者,同时并发ICH或者ISH通常导致较差的预后。本文Meta分析结果显示ICH组预后要好于ISH组,主要原因是早期手术对于ICH病人难度低,对预后改善受益更大。由于患者预后与血肿体积相关,本文中病人ICH组病人与ISH组预后没有差别可归因于ICH组血肿量明显大于ISH组。早期区分这两种血肿类型有利于对病人预后进行预测,动脉瘤指向和MCA主干的夹角在109.0。-216.0。之间时提示为ISH,当角度超过此范围时,通常提示ICH。这一结果虽然来自破裂MCA动脉瘤,但有望对UIAs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对于破裂后可能引起ISH的UIAs,早期进行干预可能是有益的。充分考虑患者年龄、意识、血肿量等因素后,采用血管内治疗抑或开颅夹闭在ICH和ISH组病人中预后没有统计学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