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弥勒菩萨成佛前,曾有七位佛陀在娑婆世界度众,因皆已入灭,故称“过去七佛”。过去七佛信仰和图像皆起源于印度,早在原始佛教阿含经典中已有关于过去七佛的记述,其图像在印度无佛像时代及佛像时代都有所表现。佛教东渐后,过去七佛图像传入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两晋时期,自十六国北朝起,成为中国佛教的常见的造像题材之一,至隋唐而未衰。因此,无论从佛教信仰、美术考古还是佛教艺术的角度,过去七佛图像都是值得研究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弥勒菩萨成佛前,曾有七位佛陀在娑婆世界度众,因皆已入灭,故称“过去七佛”。过去七佛信仰和图像皆起源于印度,早在原始佛教阿含经典中已有关于过去七佛的记述,其图像在印度无佛像时代及佛像时代都有所表现。佛教东渐后,过去七佛图像传入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两晋时期,自十六国北朝起,成为中国佛教的常见的造像题材之一,至隋唐而未衰。因此,无论从佛教信仰、美术考古还是佛教艺术的角度,过去七佛图像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印度和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过去七佛图像出发,探究过去七佛图像的印度起源以及传入中国后的流布与发展。在结合考古材料、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忠实完整的记录印度及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过去七佛图像的基本情况,初步构架过去七佛图像体系的同时,一方面考析印度过去七佛的产生,以及信仰和图像的形成与传播情况,另一方面,从艺术形式、图像组合、位置布局、信仰思想等几方面入手,揭示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过去七佛图像的发展演变过程。全文主要涵盖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探究印度过去七佛及传记形成的原因,分析过去七佛思想的来源、成因等问题,其次,通过对印度无佛像时代及佛像时代过去七佛图像遗存的考察,探究印度过去七佛信仰及图像的产生和流布;第二、三、四章以朝代为界,对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的过去七佛相关经典、图像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择取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考察过去七佛图像入华后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并重点讨论各朝代过去七佛图像在位置布局、图像组合上的发展与创新,深入挖掘这些新形式产生的依据、原因等,勾勒出不同时期过去七佛图像的发展轨迹;结语部分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揭示中印过去七佛图像的发生和发展脉络,明确过去七佛信仰的兴衰。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当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仅缓解症状,手术治疗风险性较大。近年来,细胞重编程方法为PD的治疗带来新进展,经细胞重编程技术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神经干细胞(iNSCs)和诱导多巴胺神经元(iDNs)可移植治疗PD。文章主要综述iPSCs和iNSCs治疗PD的局限性,总结体细胞直接重编程为iDNs的方法,并探讨体细胞直接重
行政复议司法化强调程序的公正、公平、公开。分析行政复议司法化的功能定位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确保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完善与行政诉讼的衔接程序,发挥行政复议的功能优势,推动行政复议迈向司法化。
要在单元复习课上让学生打开思路,就要对单元核心概念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促使学生深度理解,让单元复习课真实有效。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复习课为例,聚焦多个思维支点,巧用思维导图,引用学生作品,借用学习材料,运用生活情境,活用个性档案,优化练习内容。
现行《行政复议法》采取的以书面审理为主的方式由来已久,从当时的立法原因和实践状况来看,存在极大的“暗箱操作”风险和公正性存疑的缺陷。2020年《行政复议法(征求意见稿)》在审理方式上予以革新,将书面审理修改为听取意见,对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具有重要作用。这要求必须厘清行政复议审理方式的修法思路,进而在此种思路引导下确定不同审理方式的适用范围,明确听取意见程序性事项,保证行政复议人员
为探究7因子(Jdp2-Jhdm1b-Mkk6-Glis1-Nanog-Esrrb-Sall4)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机制,通过正向与反向遗传学方法、定量分析重编程关键分子事件及同时敲降同源异型盒C8(homeobox C8, Hoxc8)和SMAD家族成员6(SMAD family member 6, Smad6)等方式解析Hoxc8在细胞多能性网络重建过程中的相关作用。结果表明:敲降Hoxc8可显
2020年司法部发布的《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制度设计,既表现出与行政诉讼法趋同化的倾向,又具有信访制度专注于个案化解之非正式治理的特点。这是对行政复议的定位以及与此相关的功能、性质认识不清造成的制度缺陷。行政复议是对原行政行为的复审,不是对原行政行为的补救,因此必然具有监督和救济功能,同时产生解决行政争议的功能。不同于信访专注于个案化解的非正式治理,行政复议是基于明确、稳定、普遍规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要求。新时代,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强化履职担当,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更要发挥制度效力,为落实“两个维护”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全国上下扎实推进。媒介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在脱贫攻坚记忆建构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塑好脱贫攻坚媒介记忆,是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集体记忆上的必要一环。对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媒介记忆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形塑媒介记忆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作为主流媒体代表节目之一,在脱贫攻坚舆论场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导向作用,因而本研究将《第一书记》对脱贫攻坚记忆的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开展对企业经营中缔约过失责任风险及其预防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背景下,阐述了缔约过失责任在《民法典》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特征;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三大成立要件和赔偿范围,并对企业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假借订立合同、主观欺诈行为和泄露商业秘密等常见缔约过失责任风险提出了防范重点。
从孙某等人知假买假恐吓商户造成恶劣影响等热点案件出发,对知假买假者的身份进行了界定,论证了敲诈勒索罪中的"恶害"之内涵为无权利基础的要挟。对恐吓的行为内涵进行了阐释,说明了其在不同犯罪之中的区别。通过对寻衅滋事罪中新增"恐吓"行为深入分析,认为知假买假后恐吓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案件在现有体系下可以利用寻衅滋事罪加以规制。同时,指出了我国将恐吓行为置于寻衅滋事罪中规制之不足,借鉴境外对于此类行为之立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