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70kV管电压联合SAFIRE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70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及70kV管电压条件下最佳的SAFIRE重建级别。资料和方法:前瞻性地将100例临床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50例患者行新双源CT 70kV头颅CT血管成像,并分别进行5个级别的SAFIRE重建(S1-S5)(A组),另50例患者行120kV头颅CT血管成像,并进行滤过反向投影(FBP)重建(B组)。测量每例患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医师对所有病例以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有效剂量(ED)。比较两组间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70kV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平均CT值均高于120kV组的CT值,P<0.001。70kV组图像噪声均高于120kV组,在S4-5重建级别下,70kV组的SNR颈内动脉,CNR颈内动脉及SNR大脑中动脉,CNR大脑中动脉高于(p<0.05)或等于(p>0.05)120kV组,S1-3重建级别下的SNR颈内动脉,CNR颈内动脉及SNR大脑中动脉,CNR大脑中动脉均低于120kV组。在S3-5重建级别下,70kV组的主观评分与120kV组无显著性差异。70kV组与120kV组ED分别为(0.2±0.0).(1.2±0.1)mSv (P<0.001),辐射量降低了80%。结论:70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是可行的,能在降低辐射量的同时保持足够的图像质量。在SAFIRE S4重建级别下能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第二部分CT、MR、3DRA对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影响的对比研究目的:研究不同影像成像技术(CTA、MRA、3DRA)对基于图像的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分析及形态学分析的影响。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每例患者均行CTA、 MRA、3DRA检查,分别对10个动脉瘤的CTA、MRA、3DRA图像进行模型重建及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结果:在形态学参数比较中,相比于DM,除了NA(Δ=-7.4±28.0,P=0.799)外,CM形态上的最大差异不超过25%。MM与DM在形态上的最大差异不超过30%;在Hausdorff表面距离分布中,以DM为参考标准,CM平均表面距离(0.25±0.07)小于MM(0.36±0.1),但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模型(DM,CM及MM)有着类似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即动脉瘤内低AWSS,动脉瘤体高OSI,瘤颈高AWSSG;三种模型(DM,CM and MM)均有着相同的FP(稳定的入射流方向伴单个稳定漩涡),相同的IS(大)以及相同的JS(大)。结论:在体条件下,基于CTA、MRA、3DRA图像的颅内动脉瘤重建,三者均能显示瘤内血流类型,且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相似。第三部分 破裂与未破裂颈内动脉大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目的:研究颈内动脉大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与破裂状态的关系。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破裂颈内动脉大动脉瘤病人,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CTA表现分成破裂组(n=4)和未破裂组(n=7)。分别基于11个动脉瘤的CTA图像进行模型重建,之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结果:破裂组的AWSS和AWSSG值(1.15±0.35,5770.85±1787.59)低于未破裂组(4.52±3.2,26099.62±11188.5,p<0.05),而两组间OSI无统计学差异(0.43±0.5,0.48±0.14,p=0.077)。结论:低壁切应力、低壁切应力梯度、不规则的形态与颈内动脉大动脉瘤的破裂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