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符号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性写作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用来表现消费社会中物质、欲望和享乐主义带来的光怪陆离,它满足了大众在精神上的消费需求。消费性写作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是消费性写作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迎合读者的消费性审美,消费性写作消解崇高、颠覆主流话语权力,使文学作品进入“市场”,参加到商品交换的活动中来。消费性文学作品展现消费时代“物质至上”的原则,描摹各种具有消费意义的物质符号,在写作中表达一种物质崇拜。城市有着消费性写作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与环境衬托,是消费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能够反映出浓厚的消费色彩,为消费性写作提供了灵感和故事场景。而作为城市坐标的酒吧和咖啡馆,成为了文化与情感消费的场所,表达着小资和精英才有的隐秘欲望,直接刺激着人们的物欲想象,表达着城市经验与消费体验。消费性写作也表现日常生活,它对日常生活细节性的审美其实就是对“物质”更加细致的观照,表达了物欲的时代一些人对自身生活品质极致化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符号”还被用来剔除异己,排除不属于自己阶层的成员,同时也对读者产生一定的暗示与导向作用,使读者更加沉迷于作品所描绘出的“极乐”图景。“性别身体”是消费性写作中格外关注的一个话题,作为生理特征的性别被强调甚至被放大,以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享受人物形象带来的想象性快感,消费性文本中的人物从各个方面都得到一种提升,弥补了生活中的某种缺失和不足。“身体”也成了一种消费品,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描写自身和异性的时候都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在对待身体功能和作用上的态度却如出一辙,男性和女性被置于彼此书写的状态下,利用对方的身体,从而达到自己的欲望,承担着工具功能的“身体”成了欲望交换的符号,男性和女性在消费性写作中前所未有地和谐。消费性写作虽然流行畅销,但因为自身的种种不足,仍然处于边缘状态,我们希望消费性文学能挖掘深刻的、有价值的内容来展示时代精神,从而能有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正>在媒体发生激剧变革和重大转型的今天,平面媒体对"小记者"的竞争呈现越来越激烈的趋势,而不少市州级的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也开始涉足这一群体的竞争。就宜昌《三
<正>网络谣言、诽谤,网络社会及现实社会的毒瘤。对网络谣言及诽谤的防范与治理,是互联网行业一直进行的工作,作为襄阳主流网络媒体的汉江网,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制度
《诗经》时代的婚姻礼俗呈现出丰富多彩性。既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流韵,也有时代文 明的新变;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也有自主婚嫁的自由;既有繁琐的婚礼程序,也有简便
专业化频道的赢利模式与售卖方式紧密相连。按"二次售卖"理论,频道自身节目进入电视付费系统时,用节目换取赢利,是一次售卖,这个过程依赖于正在探索和建立过程中的电视付费系
河南下岗诗人王学忠作为底层自我表述的代表者真实的以诗歌的形式再现底层人民尤其是下岗工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动态。王学忠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但他的底层诗歌却受到诗坛乃至
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为数字广告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让广告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则为解决当前数字广告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文章简要介绍
目的:探讨对接受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膝关节骨折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
本人在对张翥的诗歌和相关资料反复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把握,发现张翥是一位比较独特的诗人;又对目前张翥及其诗歌的研究现状作了总体考察,发现还有很大的空缺,因此决定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