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ALFF分析方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R-fMRI研究目的:采用ALFF的分析方法比较伴有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ATT组)、不伴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AT组)以及正常靑少年(HC)三者之间静息态的脑功能活动特征,探寻伴有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静息态的局部脑区功能活动的差异及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探索其在自杀未遂发生中可能潜在的作用,以期未来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自杀风险进行早期的预警和干预。方法:对35例伴有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ATT组)、18例无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AT)以及47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进行临床心理量表评估,并采集静息态的脑功能磁共振(fMRI)图像,采用低频振幅(ALFF)的分析方法比较三组间ALFF值的差异以及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结果:1. ATT组、NAT组以及HC组三组之间在性别(P=0.602)、年龄(P=0.584)和受教育年限(P=0.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QSA和BIS-11得分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ATT组与NAT组的QSA(P=0.219)和BIS(P=0.061)得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TT组的QSA和BIS-11的得分显著高于HC组(P<0.001),而NAT组的QSA(P=0.007)和BIS-11(P=0.012)的得分也高于HC组。ATT组与NAT组两组之间临床心理量表HAMD(P=0.082)、BDI(P=0.263)、BHS(P=0.125)、SSI(P=0.906)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ATT组和NAT组左侧枕中回(l-MOG)和右侧颞中回(r-MTG)ALFF值较HC组都升高,而右侧尾状核(r-Cau)的ALFF值较HC组同时降低。ATT组左侧额中回(l-MFG)、右侧颞上回(r-STG)和左侧颞中回(l-MTG)的ALFF值较NAT组和HC组都升高。3. ATT组的右侧颞中回(r-MTG)和左侧颞中回(l-MTG)的ALFF值升高与BIS-11的得分呈正相关(r=0.648,P=0.004;r=0.481,P=0.044);NAT组的左侧颞下回(l-ITG)的ALFF值与HAMD(r=-0.448,P=0.007)、BDI(r=-0.453,P=0.006)及BHS(r=-0.388,P=0.021)量表分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静息态fMRI的ALFF分析方法发现左侧额中回(l-MFG)、右侧颞上回(r-STG)、左侧颞中回(l-MTG)和右侧尾状核(r-Cau)的神经功能活动异常与自杀行为有关,其脑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其冲动性增加而发生自杀行为等。同时左侧额中回(l-MFG)、左侧颞下回(l-ITG)、右侧辅助运动区(SMA)、左侧枕中回(l-MOG)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抑郁发作的神经生物基础。第二部分基于ReHo分析方法对不伴精神障碍的青少年自杀未遂的R-fMRI研究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R-fMRI)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从局部脑功能活动的角度,探讨自杀未遂这一独立疾病分类实体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神经病理生理机制。①探讨不伴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青少年与正常人群脑局部功能活动差异;②探讨自杀未遂者局部脑功能活动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③进一步揭示青少年自杀未遂发生的脑功能网络基础。方法:对19例不伴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青少年(SA组)和年龄、性别以及教育程度匹配的20名正常对照(HC),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同时进行临床心理量表评估,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衡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脑局部功能活动特征。采用组间分析比较两组间局部脑功能改变情况,同时对显著差异脑区ReHo值与临床特征行相关分析。结果:1. SA组与HC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HAMA、HAMD、QS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SA组BIS-11得分显著高于HC组(P<0.01)。2. SA组与HC组相比有14个脑区的ReHo值存在差异。其中,SA组的左侧梭状回(BA30)、左侧海马(BA35)、左侧额下回(BA47)、右侧角回(BA7)、双侧小脑后叶(VIII和VI,BA18)、双侧海马旁回(BA30和BA37)和额中回(BA46)ReHo值较HC组降低;而右侧顶下小叶(BA40)、左侧楔前叶(BA7)和右侧额中回的眶部(BA11)的功能活动升高;3.相关分析显示:SA组和HC组显著差异脑区(ROIs)ReHo值与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心理评估量表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研究发现额叶-顶叶-小脑环路中的脑区,包括前额叶、顶叶、边缘系统和小脑等脑区局部神经活动异常与自杀行为之间具有相关性,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额-顶网络、额叶-边缘系统环路以及脑默认网络参与了自杀发生的神经功能网络基础。这表明自杀行为可能具有潜在的特异的神经网络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