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HIV-1辅助受体CCR5,SDF和CCR2与HIV-1病毒感染和感染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关注CCR5Δ32、CCR2-64I、SDF1-3’A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感染相关性的文章,但由于人群间疾病的异质性、单个研究样本量不足、研究设计、种族、实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CCR5Δ32、CCR2-64I、SDF1-3’A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感染相关性的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减少研究间的偏倚、提高统计效力,本次研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观察CCR5Δ32、CCR2-64I、SDF-1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的相关性。2.研究目的2.1.探讨人群中CCR5Δ32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病毒感染的相关性2.2.探讨人群中SDF1-3’A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病毒感染的相关性2.3.探讨人群中CCR2-64I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病毒感染的相关性3.研究方法3.1.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HIV-1病毒感染者和健康对照个体的CCR5Δ32、CCR2-64I、SDF1-3’A基因的多态性;(2)病例对照研究;(3)观察指标:CCR5Δ32、CCR2-64I、SDF1-3’A基因型的分布频数;(5)基因型分布在对照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6)在文章中如果报道了对两个不同人群研究的研究结果,每个人群将视为一个单独的研究报道,纳入Meta分析中;(7)HIV-1感染者均未经过抗HIV-1逆转录病毒治疗,如果经过治疗,则该文献不被纳入。3.2.排除标准:(1)不能提供完整的四格表资料,或通过计算仍无法得到相应的四格表资料(2)研究数据描述不清(3)数据重复报道的取其中的一篇3.3.检索策略:利用PUBMED搜索1990.1-2010.8相关文献,其语言限制为英语和汉语。检索词:"CCR5"、"CCR2"、"SDF"、"polymorphism"和“HIV-1”。3.4.数据采集及分析:仔细阅读所纳入的文献,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利用STATA9.0软件进行Meta分析。4.结果4.1.检索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共34个研究。其中符合CCR5Δ32纳入标准的共29个研究,排除一篇对照组不符合HWE规律的文献,共纳入28个研究进行CCR5Δ32的Meta分析;符合CCR2-64I纳入标准的共18个研究,排除两篇对照组不符合HWE规律的文献,共纳入16个研究进行CCR2-64I的Meta分析;符合SDF1-3’A纳入标准的文献18个研究,排除两篇对照组不符合HWE遗传规律的文献,共纳入16个研究进行SDF1-3’A的Meta分析。4.2.纳入研究特征4.2.1 CCR5Δ32:纳入28个研究,总共有6159个样本,HIV-1感染者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718个和3441个。4.2.2 CCR2-64I:纳入16个研究,共4459例,其中HIV-1感染者共2191例,对照组共2268例。4.2.3 SDF1-3’A:纳入16个研究,共4165例,其中HIV-1感染者共1953例,对照组共2212例。4.3.Meta分析结果4.3.1 CCR5Δ32:纯合子YY和杂合子CY(YY+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总的OR=1.12(95% CI:0.87-1.44,P=0.382);杂合子(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1.12(95% CI:0.94-1.32,P=0.193);纯合子Y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0.81(95% CI:0.45-1.43, P=0.464).分层分析中,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NTP)的Meta分析结果为:纯合子YY和杂合子CY(YY+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2.09(95% CI=1.42-3.09,P=0.000);杂合子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2.12,95% CI=1.44-3.13,P=0.000).4.3.2 CCR2-64I:纯合子YY和杂合子CY(YY+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总的OR=0.97(95% CI:0.84-1.11.P=0.662);杂合子(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0.95(95% CI:0.82-1.09,P=0.453);纯合子Y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1.21 (95% CI:0.84-1.74, P=0.296).4.3.3 SDF1.3’A:纯合子YY和杂合子CY(YY+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总的OR=0.83(95% CI:0.67-1.03,P=0.090);杂合子(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0.86(95% CI:0.70-1.06,P=0.151);纯合子Y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0.79(95% CI:0.50-1.26, P=0.322).分层分析中白种人的Meta分析结果为:纯合子YY和杂合子CY (YY+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0.95(95%CI=0.66-1.35,P =0.982);杂合子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0.87,95%CI=0.60-1.26,P=0.991);纯合子Y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1.87(95% CI:0.80-4.38,P=0.152).中国人群的Meta分析结果为:纯合子YY和杂合子CY(YY+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1.00(95%CI=0.80-1.25, P=0.992);杂合子C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0.96,95%CI=0.76-1.21,P=0.713);纯合子YY与野生基因型(CC)的比较,合并的OR=1.12(95%CI:0.85-1.74, P=0.282)。4.4发表偏倚分析:通过Begg秩相关法、Egger直线回归法和Begg’s漏斗图法判断发表偏倚,利用stata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所纳入的研究没有发表偏倚。5.结论: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白种人的HIV-1长期不进展者中CCR5△32的杂合子突变可以降低HIV-1病毒感染的风险,能够起到一种保护作用;CCR2-64I的突变在整个人群中与HIV-1感染不存在相关性;在白种人和中国人群SDF1-3’A基因的突变与HIV-1感染不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