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司他夫定(d4T)、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洛匹那韦(LPV)和利托那韦(RTV)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沉淀蛋白后,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 (150mm×4.6mm,5μm)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629.6→155.2(洛匹那韦),721.4→268.2(利托那韦),515.2→276.2(内标替米沙坦),拉米夫定(230.2→112.2),司他夫定(225.0→126.8),奈韦拉平(267.0→226.0),齐多夫定(268.0→127.0),依非韦伦(316.0→243.9)。结果测定血浆中3TC、d4T、AZT线性范围为20-3200ng·mL-1, EFV和NVP线性范围为40-6400ng·mL-1, LPV线性范围为62.5-10000ng·mL-1, RTV的线性范围为12.5-2000ng·mL-1,r均大于0.99。平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率在85%到115%之间。结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同时快速、准确测定人血浆中3TC、d4T、AZT、EFV、NVP、LPV和RTV浓度,为临床开展药物浓度与疗效相关性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目的:研究服用EFV的患者血浆药物浓度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设定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前瞻性入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基线HIV定量检测值和CD4细胞计数资料,然后每12周随访一次,记录患者CD4检测结果、发生EFV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CNS Toxicity)情况以及留取标本用于检测EFV血浆浓度。随访至第48周时,检测患者HIV载量。将四次EFV浓度测值平均并与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随访的42例患者中,不同性别患者血浆EFV浓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年龄、体重、体重指数与患者血浆EFV浓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按照一年内平均EFV浓度不同可分为:平均EFV浓度<2mg/L的患者8例,在2-4mg/L之间者22例,还有12例>4mg/L。EFV平均浓度高于4mg/L的患者CD4细胞计数恢复快于4mg/L以下的患者,但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患者EFV平均浓度高于2mg/L者HIV抑制效果优于2mg/L以下的患者,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浓度不同的3组患者之间,其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性别、年龄以及体重指数均不会明显影响EFV血浆浓度。对于EFV浓度高于2mg/L的患者可继续治疗,对于低于2mg/L者需加强随访、保持服药依从性并密切注意治疗失败之可能。在使用HAART的第一年随访中,多次监测EFV血浆浓度对于患者优化临床治疗具有潜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