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行为属于犬的正常行为,许多用途的工作犬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主动攻击能力。但目前宠物犬的攻击行为问题严重危害着社会安全。本研究以成年德国牧羊犬61条个体为实验对象,测试犬的攻击行为性状,结合候选基因法,研究5-HTR1B、5-HTT和MAOA等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标记和微卫星标记与成年犬攻击行为性状之间的联系,以寻找犬攻击行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建立犬行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选种方法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性情测试方法对其进行攻击行为测试,分析年龄、母犬胎次和性别对攻击行为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对犬攻击行为影响不显著。大于208周龄的犬的领地防御性攻击、同类犬间的攻击行为极显著高于小于208周龄的犬(P<0.01)。在占有性攻击、胆量,主动性攻击的测试中,发现母犬胎次为初产的犬攻击行为极显著高于母犬胎次2胎以上的犬(P<0.01)。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行为测试中的15个子项目进行归类,得到2个因子,可以解释为由于测试项目中各刺激强度的不同而导致,因子1负荷为高刺激强度测试中的变量,因子2为低刺激强度测试中的变量。应用PCR-RFLP法检测5-HTR1B基因编码区的SNP G246A,分析其多态性与犬攻击行为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应用微卫星标记法,选择位于MAOA和5-HTT基因上的ZuBeCa57和5-HTT (GAAA)n微卫星标记,研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和行为性状之间的关系。发现ZuBeCa57对犬的胆量和主动攻击能力影响显著(P<0.05),BD基因型个体的胆量和主动攻击得分最高,DD基因型个体的主动攻击行为最弱。发现5-HTT基因(GAAA)n微卫星位点对犬的护食性攻击行为差异显著(P<0.05),发现犬护食性攻击行为,可以显著(P<0.01或P<0.05)分为三个水平,DD、DG、GG基因型个体高于AE、BD、BE、CF、EE、FF、FH型个体,AD和HH型个体最低;GG基因型个体护食性攻击最强烈, DD、DG和GG基因型极显著高于AD和HH型个体(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