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诠释”(overinterpretation)一词出自于当代意大利小说家、符号学家安贝托·艾柯。艾柯的文本诠释理论包括提倡诠释即作品的开放性、反对过度的诠释以及强调诠释的历史维度三个部分。 艾柯的“过度诠释”问题是其文本诠释理论中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与诠释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艾柯的过度诠释问题与诠释学一脉相承,包括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方法论意义的普遍诠释学、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为代表本体论意义的诠释学和托马斯·阿奎那神学诠释学;其次,近代意大利的美学传统对其诠释的“开放性”及有限性的思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最后,艾柯对乔伊斯的诗学和语言形式等推崇备至,其文学语言的混沌、不确定性对艾柯的诠释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艾柯坦言,在近些年的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诠释者的权利被无限度的放大,于是“过度诠释”现象相应地产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动力有三:神秘主义、先见与误读。作为提倡诠释、反对过度诠释的代表,艾柯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概念,其中包含对作者的体认即标准作者与经验作者、对读者的体认即标准读者与经验读者以及“文本意图”,借此来界定“合理”的诠释与“过度”的诠释。 艾柯不满足于仅仅反对过度诠释,他在理论上不断探讨,并提出了以“文本意图”来为诠释设置限制的标准,“文本意图”表现了在诠释中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三个亘古不变的诠释争论中的调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