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金融在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得到巨大发展,金融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银行数量从1978年的零星数个发展到2009年的120多个,国有银行四足鼎立的同时,更多的商业银行也在竞争中获得发展,成为银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在经济发展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投融资作用,资本化比率从1992年的0.02增长到2009年0.73;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愈加重要。对外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显示出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贸易总额1985年为696.2亿美元,2009年为22072亿美元,实现了近33倍的增长。而2007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同时对外贸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试着从金融角度研究其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欲找出金融与国际贸易两者间的联系。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借鉴计量经济学诸多检验方法,本文运用反映银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这几个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与我国外贸开放度和进、出口比率建立模型,随后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模型1中,在目前的状况下,由于银行在调动社会储蓄、管理风险、评估融资项目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又具有交易方便的特点,因此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外贸发展有促进的作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虽然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其均成立时间不长,相关制度、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导致无法正常发挥连接资金供求双方桥梁的功能,因此实证结果还无法证实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可以促进外贸发展的结论;而外汇市场实际有效汇率会对外贸产生反作用,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商品价格相对较贵,国外商品价格相对较便宜,从而导致我国商品出口量减少。而模型2的实证检验却得出了如下结论:长期,银行和债券市场的发展能提高我国出口率和进口率,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出口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对进口率却呈现反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从改革金融系统角度提出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银行应该从中小民营企业中去寻找生存发展的空间,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其生产所需的资金,不仅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也实现了银行自身的差异化经营;在推动股市健康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完善股票市场的法律环境,普及股票投资知识,扩大股市风险的宣传力度,增强投资者的投资理性和心理成熟;而在债券市场中,要逐步解决债券主体结构不合理、债券发展滞后的格局,分立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并积极推进债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形成;要保持人民币的独立性,人民币升值不能在迫于外国的压力下而推行,要立足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以及人民币一揽子货币汇率的变化情况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