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完全从学生自己的兴趣出发,是年轻一代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对中学生余暇体育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中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使中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年轻一代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范围较不固定,不定时地进行是其最大的特点。地点仍以学校的体育场地为主,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进行余暇体育的频度主要为2—3次/周,投入的时间主要为20—30分钟/次。2.学生余暇体育的参与项目男生以球类活动为主;女生以跑步、羽毛球为主,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别。“单独活动”、“与同学、朋友、家人一起活动”是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进行方式。3.学生总体对余暇体育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但男、女生的差别较为显著。中学生对余暇体育的态度较为复杂,一方面学生对体育的功能价值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在健身功能仍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对其它心理、社会、文化等功能的认识趋于多样与全面;但另一方面余暇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倾向却没有偏重体育活动。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以“锻炼身体”、“调节心情、缓解学习的压力”为主导,且有朝“娱乐消遣”方向转移的趋势。4.制约学生余暇体育最主要有两大因素:一.“场地设施的缺乏、利用率不高”。二.“学习任务重、没时间”。5.课堂体育教学对学生余暇体育的影响不容忽视。6.注重学生体育文化个性的培养,在余暇体育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并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对学校各级领导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观。2.在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尽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的让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改善学校、社区的体育设施,充分利用社会的体育设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最大能力满足学生的余暇体育需求。4.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学习方式。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开拓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