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论是指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种论说文体裁,代表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从语言学角度对社论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而这些研究大都侧重语域理论和语类结构潜式,或多集中于对国内或国外某份报纸的文体特征分析,而话语人赋值语义这个领域从未被重视过。赋值语义研究作者通过语言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而评价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尝试。 评价理论是由悉尼学派的Martin等人于上世纪90年代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对语篇的人际功能进行的延伸。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运用其三个子系统对《中国日报》和《卫报》两份英文报纸的社论语篇的评价资源进行对比研究,语料来自2012年8月份到10月份的8篇关于“钓鱼岛”事件的报道。 研究结果表明评价资源在两种报纸社论中分布不同,造成的原因有跨文化和跨语言因素等。首先,两种社论中介入资源的比例都比较大;第二,《中国日报》社论中的介入资源超过了《卫报》;第三,《卫报》中态度资源和极差资源超过了《中国日报》;第四,《卫报》中的极差资源大约是《中国日报》的二倍。最后,造成评价资源在两种报纸社论中分布不同的原因有:文化类别、意识形态、世界观、宗教和语言因素。 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对英语社论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中英政治社论语篇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帮助新闻工作者及读者提高跨文化和跨语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