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盐环境下氯离子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原因。氯离子能够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使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混凝土结构过早破坏。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快速评价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就成为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工程验收的关键问题。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快速评价方法均为电加速方法,主要包括RCM法和电量法,其已被多个国家确定为标准方法。RCM法可以得到氯离子扩散系数,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预测,但需人工读取氯离子渗透深度,试验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此外,其阴极溶液NaCl浓度较高,最高达10%,这不仅增加试验材料和费用,试验后的溶液也会造成污染。电量法可以得到6h电量值,电流由仪器测出,准确、快速,能定性评价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但不能得到氯离子扩散系数,不能用于混凝土寿命预测。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互有缺点。针对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的缺点,通过试验对《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两种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在RCM法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对不同龄期和不同胶凝材料组成混凝土的试验研究,表明将阴极溶液NaCl浓度由10%降至3%时,测定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基本不变;但将阴极溶液NaCl浓度由10%降至1%时,测定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有较明显降低;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标准电量值(折算通电电压为60V、通电时间为6h的电量值)线性相关系数较接近1,而与总电量值的线性关系较差。根据研究结果,对RCM法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将国标中的NaCl溶液浓度由10%降低至3%,此时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公式需根据NaCl浓度进行修正;引入标准电量值作为参考指标,通过试验得出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标准电量的线性关系式,对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行检验和校正,以减少人为读取氯离子渗透深度所带来的误差。在电量法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对不同龄期和不同胶凝材料组成的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60V6h的电量值比30V12h和15V24h时更高,从偏于安全考虑,宜采用60V6h的电量值;测定电量法氯离子扩散系数时采用60V18h的通电制度较好;电量法氯离子扩散系数与60V6h标准电量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利用混凝土60V6h电量值来估算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阴极溶液的NaCl浓度由3%降低至1%,会使电量值降低,且试验前后氯离子浓度变化较大,不满足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前提条件,因此在电量法中不宜降低NaCl溶液浓度。根据研究结果,对电量法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将通电时间由6h延长至18h,得到混凝土6h电量值和18h氯离子扩散系数双重指标,来综合评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通过对上述不同龄期和胶凝材料组成混凝土的RCM法和电量法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见:3%和10%NaCl时RCM法氯离子扩散系数与3%NaCl电量法氯离子扩散系数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3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可互相替代;3%和10%NaCl时RCM法标准电量与3%NaCl电量法标准电量的线性关系较好,可通过RCM法的标准电量去估计电量法的标准电量,得到电量法评价指标。考虑到电量法耗费材料较少,在进行对比试验、混凝土常规质量监控等场合,建议采用改进的电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