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是政府与国家关注的核心焦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促进就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保障就业稳定,扩大就业容量与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当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非技能劳动者和技能劳动者就业形势都较为严峻,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同时,招工难问题也不断显现,“技工荒”与“民工荒”现象并存。同样作为民生问题的重点之一,收入差距过大会恶化社会收入分配情况,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行业收入差距过大还会限制基础产业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而收入差距过小又会降低经济发展活力,长期也会对社会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不利。在“技工荒”与“民工荒”并存的状态下,技能工人与非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如何变化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收入差距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现实问题。技术进步对就业与收入的影响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现有研究大多从中性技术进步出发,对技术进步究竟是创造就业还是减少就业以及如何影响工资差距观点不一。然而技术进步是具有要素偏向特征的,为了全面认识技术进步对就业与工资差距的影响,需要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偏向,研究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与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针对稳就业和调节收入差距等国家与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考虑到制造业的重要性和其在吸纳就业、改善就业结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全面认识制造业就业总量变化趋势、平稳调整制造业就业结构及工资收入差距是制造业持续增长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问题中关键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拟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视角出发,在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进行判断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以及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以期对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在研究框架安排和主要内容上,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在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论述的基础上,对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进行介绍,并对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论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定义与测度、技术进步及其偏向对就业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偏向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其次对技术进步偏向进行判断,并建立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与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第三章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测度,本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进行测度,在建立包含资本与劳动的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模型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利用中国制造业整体时间序列数据和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和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中国制造业整体以及行业层面技术进步资本偏向进行测度;第二部分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进行测度,建立包含资本、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的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模型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利用相关数据和四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中国制造业整体以及行业层面技术进步技能偏向进行测度。第四章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本章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变动趋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效应模型,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不同技术行业分类出发,分析对于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对就业总量影响的差异情况。第五章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本章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实证模型,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对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第六章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在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技能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工资差距的直接影响效应模型,采用GMM方法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工资差距的直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其次,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对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是否可以通过就业结构间接影响工资差距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非线性角度出发,构建面板门槛计量模型,研究不同所有制结构和研发资本存量的条件下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与工资差距的关系,以更加全面地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另外,针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根据以上所述研究过程,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研究结论:第一,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在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之间偏向的测度显示2004-2018年中国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主要呈现资本偏向的特征;对中国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偏向的测度显示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偏向较为波动,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指数小于0的年份所占比重较高,即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主要呈现非技能偏向。因此,对于中国制造业整体,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可能较差,技术进步并非呈现资本与技能的双重偏向特征,而是表现出资本偏向与非技能偏向的特征。对四类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行业的考察中发现,对于技术进步在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之间偏向的测度表明,高技术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大部分年份偏向于资本要素,其他三类制造业行业的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指数总体上呈现较为波动的趋势;对于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偏向的测度表明,技术进步偏向也呈现较为波动的趋势,其中高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行业大部分年份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行业大多数年份偏向于非技能劳动。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考察中发现,对于技术进步在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之间偏向的测度表明,75%的细分行业技术进步主要偏向于资本要素;对于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偏向的测度表明,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持续性也较差,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不断波动。第二,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对就业总量影响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对就业总量具有负向影响,即技术进步越偏向于资本,越不利于制造业就业量的提升,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之间主要呈现资本偏向的特征,造成了目前就业难的现象。在进一步对四类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行业的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和就业量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水平越高,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对就业总量的负向影响程度越大,说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目前对于低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影响还较为有限,而对技术水平较高行业的就业冲击较大,不利于这些行业工人的就业,在就业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这种特征。第三,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作用为正向的,技术进步越偏向于技能劳动,对就业结构的提升作用越大。而根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的测度,发现研究期间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要素与非技能劳动要素之间的偏向不断波动,可能无法有效优化制造业就业结构,并造成目前“技工荒”和“民工荒”的现象同时存在。进一步对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四类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与就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较大,低技术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为了有效推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制造业行业持续发展,在就业政策制定中也需要注重对技术进步偏向变化的引导,平衡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偏向,进而利用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对制造业的就业结构进行优化。第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与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首先,在直接影响效应模型下,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越偏向于技能劳动,工资差距越大。其次,在间接影响效应模型下,通过构建中介效应计量模型,结果发现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可以通过提高就业结构指数从而对制造业工资差距产生负向作用。研究期间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要素与非技能劳动要素之间的偏向不断波动,技术进步主要呈现非技能偏向,这虽然可以减轻工资差距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工资差距不断缩小,最终会影响到技能劳动的供给,不利于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最后,从非线性角度出发,选择所有制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发现在不同所有制结构水平下,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工资差距具有非线性影响,在所有制结构小于门槛值的区间内,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制造业行业工资差距的作用不显著,在所有制结构大于门槛值的区间内,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显著扩大制造业行业工资差距;在不同研发资本存量下,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工资差距也具有非线性影响,在研发资本存量未超过门槛值的区间内,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将缩小工资差距,而在研发资本存量超过门槛值的区间内,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将扩大工资差距。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已有研究主要在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与“就业替代”效应,本文从技术进步非中性的假设出发,研究了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偏向特征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影响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偏向特征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以期更为全面地对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二,已有研究主要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偏向同发达国家一致,呈现技能偏向的特征,从而对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上涨,对非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降低。但是本文通过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特征的测度,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呈现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不断波动的特征,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的持续性较差,且对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行业的测度发现高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行业大部分年份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行业大多数年份偏向于非技能劳动。第三,已有研究主要认为,在技术进步技能偏向特征之下,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本文研究中发现技术进步在技能偏向与非技能偏向之间不断波动的特征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具有非线性特征。在以所有制结构作为门槛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所有制结构小于门槛值的区间内,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对制造业行业工资差距的作用不显著,在所有制结构大于门槛值的区间内,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显著扩大工资差距;在以研发资本存量作为门槛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研发资本存量未超过门槛值的区间内,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将缩小工资差距,而在研发资本存量超过门槛值的区间内,制造业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将扩大工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