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成为我国战略支柱性产业。“一带一路”战略中也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提出要首先解决地区互联互通问题,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因此,在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正确把握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专业化发展关系,对旅游战略支柱性产业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研究上,本文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专业化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直接效应”对旅游专业化产生影响。加大某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前期的投资和建设,虽然不能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后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将刺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增加地区的旅游产值。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外部性,让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的旅游专业化产生影响。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其网络化特征促使区域交通可达性得到提升,进而拉近沿线地区和周边地区旅客需求和旅游市场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推进各地区旅游专业化发展。实证研究上,本文首先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专业化存在倒U影响。在引入二次项时,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专业化的影响积极显著,且其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初期,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专业水平具有正向影响,而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后期,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专业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其次,各地区旅游专业化均表现显著的溢出效应,对周围地区的旅游专业化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促进了旅游专业水平较高的地区吸引更多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并随着规模的扩大,将旅游业发展到周边地区,实现旅游产业向周边地区的溢出。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并非是旅游专业化的唯一的影响因素,旅游专业化的实现还取决于地区的产业结构、政府支出、城市化水平、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这些因素成为地区旅游专业化的关键因素,也决定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质量。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有益建议: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和加强地区旅游专业化发展的政策融入到城市交通规划和战略发展规划中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与地区旅游专业化同步发展和并联发展。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重视地区基本特征,关照地区差异,进一步挖掘与优化配置地区资源,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其高度融合,共同推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