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蜀文化,是巴蜀民族创造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在巴蜀文化的青铜兵器尤其戈矛剑上广泛出现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图形——虎图形,其出土地点北起昭化,南至犍为,西抵芦山荥经,东达湖北湖南一带,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根据虎本身造型和虎的姿态特征将虎图形分为Ⅰ、Ⅱ、Ⅲ、Ⅳ、Ⅴ五型。从型式来看,虎图形主要体现了两种风格,这两种风格都可以直接在巴、蜀早期的文化中找到直接渊源。 本文从型式出发,依据各型式出现流行的年代和总体风格的转变,将虎图形的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兴盛期和衰亡期。根据各地出土材料情况将虎图形分为两大区域:西区和东区。这种区域特点的形成和两地社会经济水平、地域环境、文化交流程度和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结合虎图形造型风格探讨其产生情况,本文倾向于认为巴蜀青铜兵器的虎图形源于商周兵器普遍的动物造型装饰,其造型可以分为直接借鉴其它文化虎造型的外来因素较明显和本地发展创本地因素较明显的两组。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全面考虑虎图形造型风格、分区分期特点以及巴蜀地区崇虎信仰后,本文倾向于将兵器上的虎图形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巫术色彩浓郁的虎神崇拜的体现,其与当时的军事集团有很大关系,并且有现实意义。虎图形的主要性质一是虎神,二是在图形符号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图语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