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两国为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分别根据以往的战争经验、现实利益的考虑,以及战局的发展变化制定了各自对欧洲的战略来指导本国的作战行动。英国从本国的历史经验出发,主张实行“间接路线”的战略,计划利用海上力量的优势实行经济封锁削弱敌人,逐步打击对方实力,以期用最小的代价击败敌人。美国则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主张实行“直接路线”战略,与敌人进行直接作战,在大规模决战中击败对手。在美国参战之前,英国在欧洲实行“间接路线”战略,在地中海地区集中力量打击德意势力,以期在此方向打开局面。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竭尽全力希望将美国的军事力量引入地中海地区,配合英国在此地区执行的战略计划,而美国方面由于仓促参战,虽然之前已经确立“先欧后亚”战略方针,但是美国军方对于欧洲地区缺乏具体的战略部署,只能暂时跟随英国的战略。从1941年12月的“阿卡迪亚”会议到1943年5月的“三叉戟”会议期间,英国的“间接路线”战略方针往往占据上风,美国配合英国的步调在地中海地区展开一系列作战。“三叉戟”会议之后,由于战争局势的演变,美国主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法国西北部地区实行登陆与德国直接交战的战略方针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德黑兰会议上“霸王行动”的最终确立使得丘吉尔一直坚持的地中海-巴尔干战略受到极大打击。德黑兰会议后虽然丘吉尔依然试图继续推行他的巴尔干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到“霸王行动”之上,而英国则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只能放弃巴尔干战略跟随美国的战略步调,与美国配合,一道实行“霸王行动”计划。总之,二战期间英美的欧洲战略分别以各自国家的传统战略为基础,根据自身实力、战时局势以及利益的追求制定而成的,无论是英国的“间接战略”还是美国的“直接战略”,都是适合两国的正确战略,然而由于出发点不同,导致这两种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引起了英美两国的分歧。从战争的进程上看,美国的战略对于二战的最终胜利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英国的战略却将盟国的力量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对战争进程产生了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