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属鲈形目(Perciformes),黄姑鱼属(Nibea),是我国沿海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类之一。本论文研究了黄鲫蛋白肽对黄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反应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旨为发现黄鲫蛋白肽在黄姑鱼饲料中的利用价值,提高黄姑鱼在养殖过程中的抗病能力。研究结果如下:1.黄鲫蛋白肽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反应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5.90±0.08)g的黄姑鱼幼鱼105尾,随机将其分为三组,每组设置三个重复,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对照组用原饲料组表示,高浓度组用42 mg/mL组表示,低浓度组用21 mg/mL组表示。结果显示:(1)黄姑鱼幼鱼各处理组的存活率(Survival)、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差异均不显著(P>0.05);肌肉和全鱼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各处理组和对照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黄姑鱼幼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42mg/mL组和21 mg/mL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42mg/mL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21 mg/mL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ZM)活性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3)各处理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和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 mg/mL组的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42 mg/mL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本研究表明,向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鲫蛋白肽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提升不明显,但是可以显著提高黄姑鱼幼鱼的免疫能力。2.黄鲫蛋白肽对黄姑鱼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5.90±0.08)g的黄姑鱼幼鱼105尾,随机将其分为三组,每组设置三个重复,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对照组用原饲料表示,高浓度组用42 mg/mL组表示,低浓度组用21mg/mL组表示。养殖试验结束后对黄姑鱼后肠黏膜取样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原饲料组中共有310个OUT聚类;42 mg/mL组中有320个OUT聚类;21 mg/mL组中有527个OUT聚类。(2)门的水平上三个实验组黄姑鱼肠道优势菌群均为软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约占总菌群的90.94%。其中原饲料组和42 mg/mL组中软壁菌门丰度较大而21 mg/mL组中则是变形菌门丰度较大。表明黄鲫蛋白肽可以改变黄姑鱼肠道中优势菌门丰度。(3)属的水平可以发现对照组支原体属丰度较大,处理组Marivita属和栖东海菌属丰度增加。支原体属大多为致病菌,处理组支原体属显著减少,表明黄鲫蛋白肽可以抑制病原菌生长与繁殖,优化黄姑鱼肠道菌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