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急性肠系膜缺血早期诊断困难,致死致残率极高。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有关于AMI的基础研究多是在以血管结扎为基础的动物模型上进行的。动脉结扎的模型只能模拟AMI的极端情况。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则较静脉结扎的差别更大。研究模型不能代表临床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现已有较多的关于激光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的报道。本实验拟采用激光直接照射肠系膜血管的方式致急性肠系膜血管狭窄,获得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模型,并观察模型中血清学标记物的变化。材料与方法:以实验大鼠开腹游离肠系膜动静脉后采用不同的激光参数分别照射动、静脉,缝合关腹观察。24小时后再次开腹观察,与肠系膜动静脉结扎的动物比较,探索导致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激光参数。找出理想的激光参数后取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均为6只。C0、C1、C2组为对照组,分别在开腹游离肠系膜血管后即刻、1小时和2小时留取血液和肠管标本。A1、A2、T1组照射动脉;V1、V2、P1、P2、T2组为照射静脉。A1、V1组照射后1小时留取血液和肠管标本;A2、V2组于2小时留取血液和肠管标本;T1、T2组照射血管后15分钟内给予尾静脉内注射尿激酶,于2小时留取血液和肠管标本;P1、P2组照射静脉后于1小时、2小时取肠系膜上静脉血液标本。结果:以适当的激光参数直接照射肠系膜血管可以造成大鼠急性肠系膜缺血损伤模型,不同的激光参数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肠缺血。模型中各组血清D二聚体有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体循环血液和门静脉内血液D二聚体水平相近,无统计学差别。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含量在照射动脉或静脉后2小时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溶栓治疗对模型组动物的血清学指标和病理学表现无保护作用。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大鼠模型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在临床肠系膜缺血病例(共10例)中阳性率为100%。缺血修饰蛋白在肠系膜缺血病人中比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升高的幅度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别。结论:激光直接照射可形成急性肠系膜缺血的大鼠模型,急性肠系膜缺血时血清D二聚体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别;体循环血液标本D二聚体浓度与门静脉血液一致。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2小时时明显升高,提示对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有意义。缺血修饰蛋白在动物模型中无变化,但是在临床病例中阳性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