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综合分析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以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入住EICU时间大于48h的26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脓毒症诊断标准依据2001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SCCM)等在联席会议上制定的诊断意见。3.根据脓毒症患者最终出院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4.记录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既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史、手术史、输血史、过敏史)、生命指标:体温(T)、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身体素质(营养及意识状态)、入院48小时最差实验室指标的化验值(WBC、Hb、PLT、Hct、PT、Fbg、D-Dimer、BUN、Scr、Bil、ALT、AST、Alb、Na+、K+、Cl-、CO2CP、CK-MB、Tn-I、BNP、Lac、Pa O2、Aa DO2、Fi O2、Glu、PCT)、每日尿量、细菌培养的有无及培养出菌种的类别、主要干预治疗(DA的使用及剂量、CRRT的使用、机械通气的使用)、ICU主要评分系统(APACHE-II、SOFA、GCS)及预后结局(生存、死亡)。5.统计学方法:临床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M(P25,P75)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对预后判断的意义,得出各指标最佳截断点及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68例脓毒症患者中生存163例,死亡105例,病死率39.2%。2.两组患者在既往病史、48h最差生化检查、干预治疗及评分上比较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既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糖尿病史、手术史、输血史、过敏史、抽烟史、饮酒史、意识状态、住院天数、生命指征:体温(T)、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生化检查:WBC、PLT、Fbg、Na+、Cl-、AST、ALT、CO2CP、Fi O2、Pa O2、Glu、Bil、CK-MB、Tn I、PCT、GCS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营养状态、Hb、Hct、PT、D-Dimer、BUN、Scr、Alb、K+、Lac、Aa DO2、尿量、BNP、休克、MV及CRRT的使用、APACHE-II评分、SOFA评分、细菌培养是否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分布:两组患者细菌感染情况比较采用x2或连续校正检验对比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的感染上好转组有4例(2.5%)培养阳性,死亡组有10例(9.5%)培养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5),其他培养阳性细菌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的年龄、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营养状态、PT、Fbg、D-Dimer、BUN、Scr、Bil、AST、ALT、Alb、K+、血气:Lac、Aa DO2、尿量、BNP、休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Hb、Hct、Alb、MV、CRRT有显著性差异(P<0.05)。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将上述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ALT(OR=1.860,95%CI:1.769~1.961,p=0.008)、AST(OR=1.130,95%CI:1.032~1.237,p=0.008)、Lac(OR=9.122,95%CI:1.0900~43.795,p=0.006)、UV(OR=0.994,95%CI:0.989~0.998,p=0.004)、DA用量(OR=1.396,95%CI:1.116~1.746,p=0.004)、Shock(OR=103.424,95%CI:1.753~6101.822,p=0.026)、MV(OR=0.002,95%CI:0.000~0.122,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UV、MV(B<0)为保护因素。结论:高ALT、高AST、高Lac、高DA用量、休克状态是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UV多、MV的使用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这些因素对EICU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E-选择素鼻粘膜耐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E-选择素或PBS单程诱导耐受或加强诱导耐受48h后,用改良的ZeaLonga s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
目的:对比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首次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50例,患者入选标准:年龄0.05)。七氟烷组在手术结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能与RA患者血清IgG抗体特异结合的RA相关抗原表位的噬菌体模拟肽,并寻找对R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模拟肽。 方法: 提纯30例RA患者血清IgG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孕妇外周血和脐血中IL-18水平及其与HBVDNA关系,探讨IL-18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分别检测29例乙肝孕妇、1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结合C-erbB-2、nm23及ER表达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妇科门诊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就诊患者中的9
本文通过40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形势的变化,主要论述了40年来大豆遗传育种科学的进展及东北农学院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情况。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soybean production in
大豆(G·max)诱发突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民主德国,日本,苏联,波兰,印度等国先后开展了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热中子,以及EMS等化学诱变剂的试验。发现理化因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36例肺结节患者进行CT灌注扫描,测定肺结节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
GPS接收机依赖于来自于遥远卫星的微弱信号,附近要是有干扰机发送干扰噪声的话,就会压制和使之丧失实际的GPS信号,无法定位,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干扰机和其他电子欺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