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要素配置导向不同,主体功能区类型分界的变化将改变要素空间配置格局,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类型分界的理想方案,然而,理想方案的确定受制于空间效应评估的难度而存在较大困难。论文将通过研究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分界的空间效应,重点考虑类型分界的方法问题,为类型分界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在回顾区划理论方法与分界研究文献基础上,论文建立了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分界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发展方向、要素配置导向,假定目标年区域要素总量不变,讨论了限制开发区域与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界线变化对要素配置格局及其空间效应的影响,进而选择限制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合理分界。其中,限制开发区域比例过低,要素过于分散,产出效率较低,生态环境敏感地区人口经济活动过载,可能造成区域经济增长较慢、生态服务损失较高;反之,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过度集中,边际产出下降,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开发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区域生态服务损失增加,经济增长受阻;适度提高限制开发区域比例,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生态和经济比较优势,既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又可以适度降低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在此基础上,论文建立了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一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一生态和经济效应定量评估-类型分界方案比较与优选等分析步骤与方法框架。其中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建立类型分界情景方案的依据,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是空间效应评价的媒介,生态、经济效应的定量评估是确定类型分界方案的重要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方法和步骤,以江苏为例进行了实证。基于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数据构成的综合空间数据库,运用网络分析、叠加分析和地形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评价分析了江苏开发适宜性和现状开发强度的空间差异。按照经济开发到生态保护的导向变化,依据开发适宜性指数排序,逐步增加限制开发区域单元数量,形成不同的分界情景方案。其次,假设目标年区域建设用地总量不变,基于类型分界的情景方案,依据开发适宜性差异,进行建设用地空间配置。遵循扩大重点开发区域的建设用地供给、适度控制优化开发区域的建设用地供给、严格控制限制开发区域的建设用地供给的原则,利用“县区单元开发适宜性指数”进行江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多方案空间配置。第三,评估不同分界情景方案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在预估目标年各单元建设用地产出效率的基础上,依据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结果,评估分界情景方案的总体经济产出可能;通过分析目标年各单元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评估不同分界情景方案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最后依据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并重、综合效益最大的价值取向,确定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分界的最终方案。
总之,建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一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类型分界空间效应定量评估一分界情景方案比选的方法,确定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分界方案,是区划研究的深入和完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评估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