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字》这本小说是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是美国文化史的重要里程碑。这部小说在中国广为流传,已经有18个中文译本。众多学者已从历史文化角度和翻译理论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西方翻译界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不同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也逐渐为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许多翻译界的流派包括解构主义学派,阐释学派开始探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以及译者和历史、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开始分析和反思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中的作用,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认知语法创始人兰盖克首次将识解理论引入了语言学领域。识解主要是指人们利用不同方法感知和描述同一场景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事物的详略程度,不同的辖域和背景知识,选择不同的视角,突显不同的焦点这四个维度。识解理论与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息息相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实质就是不同译者对原作进行不同的识解。识解理论可以指导译者在文本翻译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主体性。因此,运用识解理论对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具体显现进行分析就显得很必要。本文基于兰盖克提出的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对《红字》两个中文译本中识解理论是如何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翻译在其本质上和人的识解是紧密关联的。在面对同一场景时,不同的译者会形成不同的识解。译者使用的语言表达在识解的四个维度,即详略度,辖域背景,突显以及视角方面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同的译文也随之应运而生。本文试图从识解的四个维度出发,探究上述四个要素的影响下,对《红字》两个中文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在语言表达,句法特征等方面的具体体现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