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氨基酸与烤烟品质的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郑州烟草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1987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中、上部相同等级烟叶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烤烟产区烟叶游离氨基酸的差异;以相同产地不同品质烟叶为材料,探究了游离氨基酸与烟叶外观、感官品质及香型风格的关系;结合栽培、烘烤试验,分析了采收成熟度及烘烤工艺对烤烟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我国烤烟中部烟叶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上部烟叶。在检测出的21种氨基酸中,含量及比例最高的均为脯氨酸,天门冬酰胺次之,其余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比例较低。  (2)我国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河南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较高,云南、四川和陕西烟叶相对中等,贵州、东三省、湖南和福建烟叶相对较低;黄淮和西南种植区显著较高,长江中上游种植区相对中等,东南种植区显著较低。  (3)烟叶外观品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关联。一定范围内,随着烟叶颜色的加深,酸性、芳香族和脂肪族氨基酸比例降低,游离氨基酸/还原糖降低,亚氨基酸比例升高;随着烟叶油润感变差、色度变弱,芳香族氨基酸比例以及酸性、碱性、脂肪族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升高,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升高,亚氨基酸比例降低。  (4)叶感官品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关联,在本研究范围内:同一产地烟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等多数组分的含量越低,游离氨基酸/还原糖越低,烟叶香气质量越好,口感越舒适,感官品质越好,工业可用性越强;脯氨酸比例越高,其他氨基酸比例越低,烟叶感官品质越好。  (5)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比例与烤烟烟叶香型存在一定的关联,分析发现:三类香型产区烟叶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差异明显;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了游离氨基酸与烟叶香型的关系模型,外部样品验证综合准确率81.3%。  (6)采收成熟度、烘烤工艺影响烤烟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比例,结果表明:过熟采收,烤后烟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较低,脯氨酸比例较高;调制过程中,通过调节变黄期温湿度,可调控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高温和低湿变黄可降低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其中湿度的改变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更大,高温烘烤还能够提升烟叶脯氨酸比例;烘烤过程中,烟叶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变黄期快速升高,变黄后期至定色中期上升速度减慢,进入定色后期以后总量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黄酮、多酚是油茶的活性成分之一,属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本课题以油茶叶及籽为原料,分别提取纯化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得到油茶黄酮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需求日益旺盛,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要求输电工程具有更高的输电能力和输电效率,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大容量远距离送电
随着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的全面实施,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在负荷密集地区会出现多回直流线路同时落点于较小的区域范围内的情况,由于电气距离较近,
全烟气暴露下的体外毒理学研究,对卷烟烟气危害性评价及其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微流控技术,在芯片上构建气液界面,模拟人体肺部细胞暴露在烟气环境中的实际状
随着功率电子技术及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关电源在重量、体积、能耗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开关电源逐步取代直流线形电源,并在通讯等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新型功